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的调研结果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其中48.3%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
陈艳在招聘“妈妈岗”时,明显感觉咨询的宝妈们比现有员工素质要高。她们会感到困惑:“我怎么生了孩子后只能干保姆的工作?”
张蕾建议用“亲子岗”来替代“妈妈岗”,对协同育儿的男性给予同等的就业支持,增加男性和女性共担育儿职责的价值认同。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南方周末实习生 肖林蕊
责任编辑:谭畅
2024年12月16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南村,村民在“妈妈岗”生产线上赶制羽绒服订单。视觉中国图
在山东省青岛市人社局推首批“妈妈岗”计划后的20天里,陈艳接到了超过200个电话,全部来自有兴趣的妈妈们。陈艳为这一计划提供了10个岗位名额,但是进一步洽谈的人数仅有4人,因为很多妈妈在听到是家政服务岗位后就挂断了电话。作为青岛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负责人,陈艳既对妈妈们展现出的工作热情感到惊喜,同时也感受到岗位与人员不匹配的尴尬现实。
“妈妈岗”,指的是能够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其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包括陈艳提供的岗位在内,青岛首批“妈妈岗”共有7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90个岗位,涉及餐饮、家政、保安、印务等多个领域。
上述岗位多为钟点工或小时工,工作时间灵活,为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宝妈”群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蕾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妈妈岗”在一定程度上为女性“职育平衡”提供了助力,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或季节性岗位用工需求下的就业资源和机会。然而,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这些岗位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
多地推行“妈妈岗”“妈妈岗”的出现并非偶然。据媒体报道,早在2018年,湖北武汉一家服装企业便开始招聘带孩子的“宝妈”,并为她们提供弹性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