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座孤岛,成年后只能在他乡遥遥凝望。想念故乡的桃花树、想念村边潺潺的流水,可惜这些只能存在于回忆中。
1992年,随着一纸文书的下发,100多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变。在这100多万人眼中,故乡就是那长江三峡蜿蜒碧绿的江水。
生产发展日趋完善,经济上升让人喜上眉梢的同时,环境保护也迫在眉睫。
在国际发展大会中,联合国向各国提出建议,要保护自然环境,退耕还林,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然潜力,造福子孙后代。
三峡附近田地
在这一建议的驱使下,中国提出了三峡移民政策。因为三峡水库附近居住人口过多、大量耕种农作物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附近已经无法居住,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移民。移民最难的不是安置人口,而是斩断这些人祖祖辈辈生存的根。
刘敏华是百万移民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男人,他也为了中国能建成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准备收拾好自己的家当去往未知的他乡。
村中其他人携家带口,将家具、衣服、财物运往他乡。有些人还会带上祖宅的瓦砾、庭院中的一抹黄土,以此留住回忆。
看着家中生活过的痕迹,想象着他们即将被江水淹没,刘敏华不知道能带走多少东西,他只想将整座屋子全部搬走。
坐在祖宅门口思考良久,一抹粉嫩的颜色跃入刘敏华眼中,那是家门口栽种的一棵桃树,每到春天都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无论搬到哪里,总想带走些带着人气的食物,刘敏华一拍大腿便小心翼翼地将桃花树挖了出来,装进了背后的竹篓里。
村中无人嘲笑他,白费辛苦带走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棵桃树有着家的痕迹,映照着他们远离故土的辛酸。
刘敏华将“故乡”背在了身上,仿佛每个脚印都能落地生根,连接着他再也见不到的故乡。
这次移民活动从1992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8年宣告完毕。刘敏华正是从2012年,从三峡大坝附近的乡镇移民到新的家园。
短短27年,湖北、重庆共有11个县,130多万人民,从三峡附近搬离,迁至上海、广东等远方。
这场声势浩大的移民,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成为了移民数量最多的一次活动,100多万人以“三峡移民”为称被记录进了历史。
回望30年前,72岁老党员谭德训,第一次听到三峡工程开工时,心中满是期待,渴望能亲眼见证大坝的建成。
1992年,三峡坝区开始施工,十万工人浩浩荡荡从全国各地长途跋涉至此,用双手修筑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
村里的人朝夕相处,世世代代扎根此处,没有饥荒、天灾绝不会轻易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可是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量会升至175米水位,这意味着有100多万居民的土地会被淹没,移民势在必行。
在施工火热开展的同时,谭德训收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杨贵店村在施工范围内,此地的21户居民需要紧急搬迁。
要搬迁的消息谭德训不是没听过,只是未到通知下达的那一天,谭德训始终抱着一丝希望,可这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搬迁的通知下发时,村中已近年末,家家户户正在为过年团圆做准备,全村居民没有一个愿意主动搬离的。
可眼见大坝施工迫在眉睫,移民干部只好一户一户去劝说,告诉他们三峡工程建成的重要性。
三峡工程不只是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民。三峡附近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后洪水频发,每次都能摧毁百万人民的家园、耕地、财产。
只要建好了三峡水库,人们就不用担心洪水侵袭,不用在冰冷的水中浸泡数小时,只为等待救援的到来,抓住生的希望。
洪水
谭德训有着20多年的党龄,听党话跟党走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于是移民干部刚到他家,他就直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劝说其他村民。
移民干部刚离开,谭德训就将全家人召集起来,准备带着一家老小收拾家当,搬到政府搭建的临时居住所。
妻儿动作上没有抗拒,心中却满是疑虑,因为根据村中的风俗,在腊月里绝对不能搬家。
谭德训将家人的疑虑一一打破,更是直言要将国家大事放前,个人小利放后,这才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
最终,全家16口人被谭德训说服,拆掉了居住几十年的老宅、砍掉了赖以维生的果林,从宽阔的大瓦房搬进了简易的帐篷内。
谭德训一家人
其他村民看到谭德训的举动,不搬离的决心开始松动,而后又在移民干部的劝说下,一户又一户跟着谭德训的步伐,开启了移民之路。
为了感激这位三峡移民搬迁“第一人”,政府为谭德训颁发了全国移民先进个人的勋章,副总理也亲自接见了谭德训。
一百多万移民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国家利益而妥协,于是钉子户一词就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里。
1995年,三峡政策已经实施了两三年,政府已经为长江三峡附近的居民,规划好了安置地,并给村里人做好了心理建设。
大家虽然不舍,但在移民干部的劝说下,同时也深知大坝建设的重要性,于是大多数都选择离开故土,移民到城市里。
但也有少数拒绝移民的,大部分是为了向国家索要更高的补偿金。
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她就是张秉爱,一个为了一只从搬家车上挣脱的鸡,而成为钉子户的农村妇女。
张秉爱就像一颗钉子,紧紧扎根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无论移民干部如何劝说,她都不为所动,足足坚持了8年之久。
张秉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在山区里长大。成年后她和一个家中同样贫穷的男人互生爱慕,马上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做父母的都想让女儿嫁个好人家,一方面能拿到不低的彩礼补贴儿子,一方面能让女儿未来不用过于辛苦。
于是张秉爱的爸妈出手剪断了女儿的红线,执意将她许配给了山下的一个残疾人。
残疾人的家里说不上富足,但是和住在山上的张秉爱一家相比,还是绰绰有余。
山上生活条件差,光是下山就需要好几个小时,更别提到城内打工了。
山下的村民去城内就比较方便了,不做农活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城内做点小生意,生活条件远好于山上的村民。
而且上个世纪人们的思想还比较封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张秉爱在绝食抗疫失败后,就嫁给了山下的残疾丈夫。
张秉爱和丈夫
嫁给一个残疾人,未来的生活肯定会十分艰辛。张秉爱已经做好十足的准备,打算和婆婆一家共同种田养活自己的丈夫。
可婆家不只有一个儿子,张秉爱的婆婆也不在乎这个残疾儿子。因此张秉爱嫁过去后,婆婆顺势将儿子这个累赘,甩给了张秉爱。
从此张秉爱成了一家的顶梁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独自一人种田、种树,负担起家庭的各种开销。
别人家都是夫妻共同种田,还有婆家帮忙,张秉爱只靠自己总归是有些吃力,难免会想抛弃丈夫离开这个伤心地。
长江三峡附近的田地
可能是张秉爱的父母心怀愧疚,毕竟他们曾为了高额的彩礼,把女儿“卖”给了一个残疾人,于是会偶尔下山帮张秉爱种田。
在父母的扶持下,张秉爱最终在苦难的生活中挺了过来,和丈夫生下了一儿一女。
1995年移民号召颁布后,张秉爱的村子举办了一场告别仪式。
121户居民全都聚集到祖宗祠堂里,和故土进行最后的别离。
虽然山里的日子很苦,城里的居住条件更优越,但没有多少人真的想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壤,于是他们都在告别仪式上哭成了泪人。
三峡移民
张秉爱更加不想离开桂花村,一是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恐惧,二是不想搬到远离娘家的地方。
每到夜晚来临,张秉爱想到同村人搬离后空荡的院落,念及女儿儿子的未来,她总会彻夜难眠,怀疑自己的决定到底对吗。
再说大坝建成后水位上移,这个现实张秉爱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于是她的内心开始动摇,打算在搬迁同意书上签字。
正在张秉爱摇摆不定时,一件事永久地改变了她的命运。
张秉爱正在帮同村人搬家,一只鸡突然从鸡笼中挣脱出来,扑棱着翅膀跑进了张秉爱的家里。
这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却触及到张秉爱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不想打破现有的生活,搬到陌生的环境,远离自己的娘家。
于是张秉爱破釜沉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钉子户,誓死不搬家,哪怕是水位线上升,她也会一点点垫高屋子。
随着水位线一点点上升,屋子再怎么垫高也无法居住了,于是张秉爱就把家搬到了山上。
山上生活比山下更差,张秉爱搬家后生活愈发贫困,但她依旧不愿意从长江三峡附近搬离。
张秉爱不愿意搬家,只因一直有个执念,那就是自己只会种田、种树,搬到城里后什么都不会做,没有办法赚钱养家。
实际上,村民从桂花村搬离后,全都住进了通水通电的大房子里。屋子前面是宽敞的柏油马路,屋子后面则是一大片果园。
而张秉爱生活的房子,因为位置偏远,经常停水停电,生活环境特别恶劣。
移民后的村民都能靠种脐橙养活自己,成为了远近为名的脐橙之乡。没多久他们就通上了网,盖起了二层洋楼,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张秉爱因搬移到山上,导致自家的脐橙树也随之搬移,因脐橙树要适应新的土地,他们家两年多没有收入来源。
看到移民出去的村民过得这么好,其他钉子户纷纷从长江三峡附近搬离,到最后只剩下张秉爱一家还在苦苦坚持。
张秉爱
因为村民都已搬离,学校也随之被移到了乡外。张秉爱的孩子只能每天走上几公里的路程,徒步到其他地方上学。
虽然张秉爱因死守故土而生活落魄,移民干部也多次来劝说她,可她就是不愿意从桂花村搬出去,因为她怕丢人。
从1995年到2003年,张秉爱“钉子户”的名声已经远近闻名。所有人都在嘲笑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固执己见。
她不搬离桂花村,没准还能落下一个“热爱故土”的好名声,要是现在改变主意,这8年的坚持就真的成了一场笑话。
别人的吐沫星子,哪有实实在在的幸福重要,但好面子的张秉爱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2003年长江的水位线上到了135米,如果张秉爱再不搬家,房子就会被淹没在茫茫江水里 。
张秉爱只能带着全家人,搬到了一个偏僻的村坡上,这个村坡还是村里批下来的宅基地,而房子只能张秉爱自己来搭建。
家中资产捉襟见肘,张秉爱没钱盖新房子,只能在菜地旁边盖了一个简陋的窝棚。
移民干部来张秉爱家里劝说她时,发现一家人生活环境极其简陋,一到雨天便会成为“水帘洞”,于是就给了她一些赔偿款。
张秉爱用政府的赔偿款,在公路旁买了几间窝棚,有了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
张秉爱住的窝棚
搬家后,儿子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光是上学就要花好几个小时。再加上家里总是停水停电,根本无法给儿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不出意外,张秉爱的儿子即使拼命学习,还是在2007年的高考中落榜了。
张秉爱心中满是愧疚,虽然孩子们从来没因张秉爱的决定,而抱怨过她,但她不免把儿子的落榜归咎到自己身上。
因为家中贫穷,张秉爱的儿子没有选择重考,而是在国家的帮助下特招到新疆入伍。
张秉爱的儿子退伍后,用在部队里攒下的钱给家里盖了新房子,如今张秉爱还住在那个房子里。
在时代的大洪流中,三峡移民都被历史推着往前走,他们中有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也有固执己见留守家乡的人。
无论是哪种决定,这些人最终都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只是不知道午夜梦回时,他们是否都会梦到长江下,那片绿草茵茵的故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