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情况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8 17:06

丽水“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实施于2019年,是我市整合扶贫异地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国家公园生态搬迁的一项系统性民生综合工程。近5年,投资179.65亿元,建成57个安置小区,共涉及4039个自然村、147431万农民搬迁和安置,形成了“解危除险”“小县大城”“众创空间”“幸福社区”四大模式。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健全政策服务体系,让搬迁群众“搬得出”。资金优先补助。搬迁补助资金分为省、市、县三档。截至目前,三档补助资金到位36.15亿元,补助资金已使用32.25亿元。安置优先保障。将安置小区选择在人口较为集中、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县城及重点乡镇,依镇、依城、依工业园建设安置小区。政策优先配套。推动农民医保与居民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兼容转化,加快搬迁人口市民化进程。

二是打造公共服务体系,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资源活化促增收。通过山上山下众创空间,推进搬迁村社(安置小区)进行GEP核算。更集聚的住房安置。推动安置小区(点)创建幸福社区(共富社区),创建新型城镇化样板区、城乡融合试点(区),全面衔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更优质的社会服务。集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安置区块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对搬迁后出现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人员及时给予救助。

三是推动稳健增收体系,让搬迁群众“富得起”。资源活化促增收。积极探索迁出地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及绿色金融变现路径。古村复兴促发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村落特色资源禀赋,在部分搬迁老村推广“古村落+文化创意”“古村落+特色民宿”“古村落+农业”等新模式。项目引进促创业。以集体物业、来料加工、电子商务等项目为基础,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建农民“山上山下”返乡创业园。

四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让搬迁群众“融得入”。构建品牌化治理单元。创新党建统领的乡村治理模式,推广村规民约、百姓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等治理新载体。构建特色化社群文化。推动文艺融入现代化安置社区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创新打造并推广“大搬快聚易居通”数字化应用。

三、下步工作

一是年底前要保质保量完成五年15万人的搬迁任务。二是积极筹备大搬快聚总结大会。三是加快编制新一轮大搬快聚空间利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