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搬迁安置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按照省委部署,立足实际,踔厉奋发,为建设绿色能源强省和“兴水润滇”工程作出积极贡献。
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搬迁安置管理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搬迁安置工作高效推进,成绩斐然。2022年,全省完成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1.4万人、移民总投资105.2亿元。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连续6年被财政部、水利部评价为“优”等次,车马碧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德厚水库千亩桃园移民产业等6个项目先进经验入选水利部高质量发展实践和移民后期扶持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白鹤滩临港移民社区
金沙江流域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开新局。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5·14”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与三峡集团“11·16”座谈会议和“7·25”专题会议部署,倒排计划,压实责任,强化服务,召开21次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43个重点问题,扎实推进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收口工作,完成绥江县C片区和王家山滑坡体、象鼻岭防浪墙等治理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白鹤滩水电站建设。
扎实推进审计署金沙江下游水电站移民资金和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项目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涉及的117项问题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
配合中国工程咨询公司评估金沙江下游“四站”移民安置规划,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扎实推进旭龙等水电站移民前期工作。
2022年,金沙江流域完成水电移民搬迁安置2564人,移民投资34.97亿元。
澜沧江流域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入新阶段。托巴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加快推进,累计签订移民安置协议7562人,有序开展补偿补助费用兑付工作;完成兰永、苍浦底、小谷田安置点和白济汛大桥、康普大桥等工程建设。
古水水电站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认真组织完成实物指标调查及公示、移民安置点地质灾害评估和供水、电力、通信等专项设计工作,为项目核准打好基础。
高质量完成乌弄龙、黄登、大华桥水电站新增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扎实推进车邑坪、茨中、石登乡等新增库岸失稳区安置点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涉及的468名移民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
2022年,澜沧江流域完成水电移民搬迁安置2962人、移民投资12.15亿元。
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搬迁安置管理部门紧盯项目规划、资金拨付、移民房建、基础设施建设和搬迁入住等重点环节,有序推进滇中引水工程、海稍水库扩建、耿马灌区等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搬迁安置工作,有力保障了“兴水润滇”工程建设。
抓紧抓实水利项目移民前期工作,严格履行工作程序,加强规划调研论证,高效完成滇中引水二期、小石门水库和腾冲、洱海灌区等重点水利项目移民安置前期审核审批24件次,为重点水利工程立项审批奠定基础。
认真开展设计变更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程序开展阿岗、真金万水库等移民安置规划重大设计变更5件,高质量完成西河水库、石城河水库等3件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竣工验收。
2022年,全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8375人、移民投资26.07亿元。
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再上新台阶。完善实施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抓紧抓实项目前期、实施管理、资金进度、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不断推动后期扶持工作提质增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德厚水库花庄桃园、陆良县秋马铃薯、永胜县软籽石榴、永仁县芒果基地等典型产业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农村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
认真实施曲靖市麒麟区、昭通市绥江县“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推进工作;有序推进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第五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建设;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曼来村等11个移民新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楚雄市紫溪彝村、水富市邵女坪移民社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姚县紫丘村、陇川县营盘村等22个移民村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成效明显。
隆阳区移民图书馆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行业帮扶等工作,健全完善低收入移民常态化帮扶机制,强化动态监测,投入项目资金,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定点帮扶的绥江县鲢鱼村、黄坪村群众增收效果明显,群众人均年收入达1.7万元,黄坪村半边红李子产业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隆阳区移民养殖场
2022年,全省下达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2亿元,发放直补资金5.03亿元,实施后期扶持项目702个,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实施省级重点产业发展项目20个。
瞄准重点苦干实干
全省搬迁安置管理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搬迁安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统筹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推进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切实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进一步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建设一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未来3年,我省将规划搬迁安置水利水电移民5.8万人以上,加快实施“兴水润滇”工程,新开工滇中引水二期等100件以上重点水网工程,加快以滇中引水工程为骨干的大中小微水网工程建设;打造绿色能源强省,加快托巴、旭龙等水电项目建设,加快金沙江、澜沧江等流域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启动奔子栏、古水等水电站前期建设,打造“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全省建设“美丽家园·移民新村”300个以上,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150个以上,重点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全面助力移民群众共同富裕,努力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抓紧抓实金沙江流域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积极推动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收口收尾工作,严格落实逐年补偿安置政策,稳妥处置蓄水新增影响区各类问题,全面开展项目资金清理,为移民搬迁安置验收工作打好基础。积极开展旭龙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突出打造少数民族特色风貌,抓好斯木顶居民点房建、基础设施和专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奔子栏等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前期工作,完成阿海、金安桥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竣工验收。
华坪县移民安置点休闲广场
扎实推进澜沧江流域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计划完成移民搬迁安置5364人、移民投资14.2亿元。强化调研指导,落实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托巴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按时完成白济汛、康普集镇和兰永安置点工程建设,以及江西公路和杵打、岩瓦大桥建设,年底前争取完成蓄水阶段移民安置专项验收。有序推进古水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前期工作,并通过国家核准。扎实推进小湾、黄登、大华桥、乌弄龙水电站库岸失稳处置和收口收尾等工作,力争年底前基本具备移民竣工验收条件。启动糯扎渡水电站移民安置专项验收。
隆阳区移民湿地公园
加快推进水利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计划完成移民搬迁安置6000人、移民投资26亿元。认真抓好重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审核,落实移民搬迁进度协调机制和“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监督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滇中引水、桃源水库、腾冲灌区等50件在建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有序开展黄草坝、小石门水库等20件拟新建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完成德厚水库等3件水库移民安置专项验收。
扎实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和乡村振兴工作。健全完善“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认真抓好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突出生态宜居和产业发展,着力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等工作。落实后期扶持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和投资效益评价管理,构建产权关系明晰、管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移民变股东,让移民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加快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安排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2亿元,实施后期扶持项目550个。其中,下达移民直补资金5亿元,完成后期扶持项目投资17亿元以上,实施重点移民新村项目100个、重点产业项目50个,基本完成各批次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工程建设。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验收一批的要求,扎实抓好后期扶持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实施管理。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启动后期扶持项目持续发挥作用情况调查,加强后期扶持项目资产管理。
省搬迁安置办要求,全省移民搬迁安置系统要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主动适应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坚持“取法乎上”、紧盯一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苦干实干,努力做好移民规划、搬迁安置、专项验收和后期扶持等重点工作,让省委、省政府放心,让广大移民群众得实惠,为建设绿色能源强省作出搬迁安置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