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体制内的单位,还是体制外的企业,我们常能听到“劳务派遣”这4个字。
那么,什么是劳务派遣呢?对此很多人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有的人甚至一点都不清楚。
一、什么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一种用工形式,其用工形式是你与劳务公司(中介)签劳动合同,是它的员工,但劳务公司把你派到另一家实际用工的单位(比如工厂、银行)工作,你的工资社保由劳务公司发,但干活听用工单位安排。
二、为什么说发明劳务派遣的人是天才?
劳务派遣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核心在于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灵活用工+风险转移的解决方案。
(一)它完美解决了企业的“痛点”
1.派遣员工在劳务公司参保,可能按更低基数缴纳(尤其异地派遣),直接降低企业社保支出,进而降低用工成本。
年终奖、补充医疗保险、带薪休假等福利通常由劳务公司决定,企业无需承担。 招聘、入职、离职手续、劳动纠纷处理全部外包,HR部门负担大幅减轻,会减少用工单位管理成本。
2.可以灵活调整用工规模
如短期工程、促销活动、IT项目结束时,可随时退回派遣员工,无需支付高额经济补偿金。
制造业旺季扩产、电商大促期临时增员,用完即退,避免养闲人,从而应对行业波动和周期。
3.转移用工风险
因为劳动关系归属劳务公司,工伤赔偿、怀孕解雇、加班费争议等劳动纠纷,第一责任方是劳务公司,减少了用工单位与职工的劳务纠纷。
可以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连续工作满10年需签无固定期合同?退回派遣工即可重置工龄。
4.突破编制限制
国企/事业单位:受政府控编影响,用派遣工变相扩编,尤其基层岗位(银行柜员、电网运维)。
外企在华分支机构:用派遣解决总部对中国区正式员工名额的限制。
(二)对劳务公司而言是双赢
赚取管理费:向企业收取员工工资总额的5%-15%作为服务费(例:月薪1万员工,企业另付500-1500元/月)。
规模效应获利:批量管理数万人时,社保代办、薪酬发放等边际成本极低。
(三)为什么劳动者接受?
进入门槛低:无经验或学历不足者,可通过派遣派遣这种形式“曲道救国”,从而越过门槛进入名企。
部分企业会选拔优秀派遣工转正式员工(实际比例通常低于10%)。
临时过渡选择:应届生积累经验、待业者维持社保不断缴。
当然,咱也要理性的看待劳务派遣,不能一味的吹嘘,劳务派遣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比如:
同工不同酬问题:派遣工工资可能仅为正式工一半,埋下矛盾隐患。
归属感缺失问题:派遣工流动性高,影响服务质量稳定性(如客服岗)。
总结
劳务派遣本质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工具,尤其在人力密集型行业(制造、物流、客服)和编制受限单位(国企、医院)。
但对劳动者而言,它是权益保障更弱的“临时工”身份。
对企业是“省钱刀”,对个人则是“双刃剑”——需权衡机会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