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扶贫攻坚序幕
2019年9月20日,在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纸厂组、盘山公路旁,濛濛细雨中,记者见到了一座挂着“龚大爷土特产”的吊脚楼,房主是79岁的农民龚延祥。他说:“现在的日子好了,房子翻新了,收入多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本报记者采访龚延祥(右二)
龚延祥现在养了100多只土鸡,还有两头猪,在10亩多山地上都种上了漆树,每亩有1500元的生态补偿资金。他家还建起了香菇大棚,发展了3000个菌棒。加上农家光伏发电,今年的收入能超过3万元。他儿子在龙马村当环卫工人,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不久前,他家还按揭买了辆宝骏牌轿车。
龚延祥曾对当地干部说:“如今啥都不缺,我想给总理写封感谢信……希望总理再来我家做客,亲眼看看这些变化……”
在龚延祥粉刷装饰一新的吊脚楼堂屋里,挂着两幅龚延祥当年与李克强总理的合影。李克强总理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到龚延祥家了解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
上世纪90年代,龙凤镇青堡、龙马等村两万余人,出山要走一条20多公里的山道、蹚过六七条湍急的河流、翻越一处叫手爬岩(由悬壁上人工凿出的几个凹槽组成)的险段。没有涉水攀岩的本领,村民们几乎出不了大山。1993年秋,五六个村民抬猪过河的艰险一幕被拍下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2年12月29日,李克强总理到龙凤镇考察时要求“以龙凤为点,恩施为片,在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先行先试”。一次旨在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探路子的综合扶贫改革壮举,在武陵山深处正式拉开序幕。
扶贫搬迁“挪”穷窝
龙凤镇地处山区,有些地方交通、饮水、用电等生产生活环境较差,不宜居住,“扶贫搬迁、移民建镇”是龙凤镇脱贫的第一步。
怎么搬?如何建?龙凤镇从规划入手,用一年的时间作顶层设计,出台了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土地综合利用3项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运输发展等28个专项规划。同时,制定了落实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特色民居改造实物补助3项奖补政策,探索企业代建、农民自建、政府承建3种建设方式,推行就地集中安置、自主转移安置、梯次搬迁改造、民政福利安置4种搬迁途径,分步实施梯次搬迁。
飞檐翘角、青瓦白墙、土家风格的木格门窗……道路两旁的一排排小楼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在龙凤镇双堰塘村,记者见到了搬迁后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居民新社区。
龙凤镇双堰塘村移民新居
双堰塘村于2014年4月启动了村中心社区建设,规划面积为320亩,计划搬迁169户,采用“一户一基”的形式修建特色民居,社区配套建设有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超市及污水处理设施,还建成了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村老年日间照护中心,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现在,双堰塘村已形成了“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老年人日照中心、村中心幼儿园、便民超市”五务合一便民服务体系。
龙凤镇青堡村“兄弟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正学也尝到了扶贫搬迁的甜头。5年前,黄正学一家6口人还居住在青堡村后河组的一个山坡上。2014年,根据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他家选择搬到几公里之外的青堡村,按照统一的规划、外观设计修起3层楼房,享受到人均补助1万元、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共计10多万元资金,还可以享受水、电、路、绿化、网络等公共服务。依托当地的气候条件、田园风光、民居特色和淳朴民风,2017年,黄正学放弃在外打工的高薪收入回乡,与邻居成立“兄弟家庭农场”,发展民宿旅游和特色种植、养殖业。每到夏季,前来避暑游玩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全家人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龙凤镇共建成9个中心社区、37个居民点和两个安置小区,引导5716户、两万多老百姓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区域搬迁至集镇、中心社区或居民点。同时,已建成通村进组入户农村综合交通网络,建成一级公路55公里、其他等级公路610公里。
走出一条“旅游+城镇化”新路
红栏黛瓦的土苗风情街,碧波荡漾的玉龙湖,争奇斗艳的生态园,白墙黛瓦的吊脚楼民宿,设施一流的九年制民族学校,功能齐全的卫生院……昔日荒凉贫穷的土家山村,悄然变身靓丽的风情小镇——这就是盐马古寨龙马村。
龙马风情小镇
龙马村,位于龙凤镇西北20多公里处,群山环绕,有龙马腾飞之势,自古就是鄂、渝、川茶盐古道货物的主要中转集散地。从2013年以来,龙凤镇依托龙马村优良生态资源,引进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龙马风情小镇。
龙凤镇龙马村的龙马民族学校
恩施市龙马风情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国轩说,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近6年投资约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项目11个。龙马风情小镇首先从破解“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入手,昔日坑洼狭窄的集镇路改造成宽阔气派的龙马大街,新修了滨河景观路;建成可容纳800人的九年制龙马民族学校,扩建龙马卫生院,代建移民安置小区黄家大院。重点打造了龙马风情街、龙马生态园两大项目。
按4A级景区标准规划设计的龙马风情小镇,走出了一条“旅游+城镇化”的新路。如今,在龙马风情小镇旅游,不仅可以走网红桥、开摩托艇、溜滑索,还能打真人CS、赛卡丁车、看文艺演出、采摘水果,小镇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宠。
“龙马风情小镇”夜景
程国轩说,龙马风情小镇经常举办龙舟赛、恩施女儿会、钓鱼大赛等活动,每天晚上篝火晚会广场都有节目。目前,小镇已初步建成集户外拓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民宿127户、848间,设床位1500余张,2000余农民吃上旅游饭,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带动周边13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龙凤镇猫子山村出生的张寒林,原在外地经商,2015年她返乡创建恩施市李八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民”的形式建设旅游民宿,组织外地游客到龙马村等地旅游,目前在龙凤镇发展了100多个社员、2000多张床位,仅在龙马片区4个村就发展民宿100多户,接待游客数千人,农民增收上百万元。
龙凤镇青堡村旅游民宿
40多岁的刘学斌,前几年在恩施市打零工,2017年下半年回乡,耗资20多万元将两层平房扩建成4层民宿,打造了12间标准客房。除了经营民宿,刘学斌还和妻子在龙马风情小镇上租了一个摊位专门卖小吃,收入也从原先的5万元增加到1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自信。
展望未来,龙凤镇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集旅游、康养、娱乐于一体的新农村,实现旅游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旅游与扶贫的良性互动、民族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通讯员:张银坤 蔡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