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人“说搬就搬”,它凭什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23:56

36万人“说搬就搬”,它凭什么?

 2020-11-23 11:25

原创 库叔说 瞭望智库

曾经的昭通,“路不通、业不兴、民生艰”。

直到脱贫攻坚的号角响起,乌蒙大地逐渐换了容颜。

短短5年,深山老林化身立体交通枢纽,36万群众搬出大山、安家立业,百亿级产业纷纷崛起……一场万人大迁徙,昭通在脱贫摘帽的路上开启了“加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文 | 丁贵梓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昭通是云南省下的一个地级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全市人口600多万。

大山大水大峡谷、天寒地冻不出种、人多地少矛盾多,是昭通最大的市情。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坡,是当地人的生活日常。

*境内山高谷深,群山林立,沟壑纵横,海拔差异较大,石漠化严重的山区、半山区占到全市面积的96.4%,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冷凉地区占30%,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昭通大山包(10月21日摄)。新华网发 左滨洪摄

*降水比较丰沛但分布不均,南干北湿,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全市约一半土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94%的耕地为极易“跑水、跑肥、跑土”的坡耕地,土地贫瘠;

*大部分农户居住在高寒山区,居住、生存环境恶劣;

*人多地少,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的1.91倍,人均耕地面积1.12亩,下辖镇雄县泼机镇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33亩。

囿于高山地势,昭通交通不畅,基础设施匮乏,社会事业滞后。

全市高速公路仅497.76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占到公路总长的77%;工程性缺水突出,水利化程度仅31%,年需水量缺口4亿多立方米;适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截至2014年底,昭通人均受教育年限仅7.5年,高中教育普及率仅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严重阻碍昭通发展,将其拖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一方面,贫困存量大。

昭通是云南省贫困县最多的市(州)。全市11个县区中,除了水富县,其余10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7个。1379个村(社区)中有1235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691个。

截至2014年底,昭通尚有185万贫困人口,位列全省第1,贫困发生率高达25.71%。

另一方面,脱贫成本高、难度大。

昭通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高寒、边远的深山区和石山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此外,当地产业开发层次低,“造血功能”不全,农业生产仍以粮、猪型结构为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且易受气候条件影响。

图为昭通村落。

因贫困群体数量较大,人均财政扶贫资金十分有限,改善发展生产能力的中长期效能不足。2011-2014年,昭通市总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7.1亿元,但仍难以满足当地扶贫项目需求。

因此,昭通不仅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更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

断“穷路”,交通须突围

交通不通,是制约昭通发展的根本因素。

麦车村位于昭通市镇雄县最高峰嘎么山下,这里位置偏远,仅有一条狭窄的土路与外界相通,物资运输基本靠人背马驮、趟河过路。这是因为,在昭通修一公里高速公路要比在平原地区贵2000万元左右。没有足够的资金修路,当地人只得世代受困于此,贫困程度越来越深。

截至2015年,麦车村1727户7500名村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03户 207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6%。

作为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十三五”期间,昭通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视为脱贫的关键和希望,提出“交通先行”战略,以“构建大交通、建设大通道、打造大枢纽”为重点,打造“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二、三、四小时交通圈”。

【注:“二、三、四小时交通圈”指的是:昭通市内“两小时交通圈”,周边市州“三小时交通圈”,到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四小时交通圈”。】

2017年,昭通发布《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率先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地方标准制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市级财政按1000万元/公里补助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此外,昭通还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等相关部门对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2015年以来,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超190亿元,撬动地方投资30亿元。

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勠力同心,打了一场漂亮的“交通突围战”。

*打通主动脉,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

“十三五”期间,昭通规划构建内连外通的“一环两横四纵六联络”高速公路网,建设高速公路12条共808公里。

截至2018年,昭通高速公路已累计完成投资372.98亿元,开工建设数量与里程数位居全省第一。与此同时,昭通加快推进成贵高铁、叙毕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06亿元;昭通机场完成可研编制并报审,开辟直飞北京、上海等10条航空线路,并建成8.19公里机场连接线。

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五尺道、关河水道、内昆铁路、G247高速及G85渝昆高速5条不同时期的交通线路以几乎并行的姿态呈现眼前(8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改善微循环,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

2015年以来,昭通累计实施重要县乡道、建制村通畅工程、窄路基加宽等1141个农村公路项目,总长10478公里。

截至2017年,昭通已有1115个建制村通客运车辆,通达率为83.46%;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67.17公里,逐步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争取的国开行贷款62.3亿元资金已到位50.195亿元,重点推进4341个10098公里50户以上未通畅自然村项目硬化建设。

如今,全市自然村通达2万余个,还先后涌现镇雄县孙庙公路、盐津县花香酒谷、昭阳区青渔公路等“四好农村路”典型。镇雄县城到麦车村的时间由过去的1天缩短到1.5小时,80%以上的私家车可开到家门口。

2020年10月18日,昭泸高速彝良至镇雄段全线建设的重难点——南天门特长高瓦斯隧道(原坪上隧道)左右双洞全部贯通。至此,昭通坪上至福泉牛场的“交通咽喉”彻底打通,预计明年全线通车,云贵两省路程将缩至10分钟。

如今,闭塞不通之地正逐步化身立体交通新枢纽,昭通打开了迈向未来的通路。

3

挪穷窝,搬出大山

环境恶劣,也是阻碍昭通脱贫的关键要素。

昭通市大关县玉碗镇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所辖村寨零散分布在长年大雾弥漫的高山深谷当中,村民只能靠天吃饭。2016年,当地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仍有234户866人。

“唯有搬迁才有脱贫出路。”把居住在高寒冷凉山区、不具备生存和发展条件区域的村民搬迁到现代城镇,昭通才能实现直过式跨越发展。

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对全国范围内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随后,昭通市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开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谁要搬?怎么搬?往哪搬?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对此,昭通给出的答案是:应搬尽搬,整村搬迁,打破行政区划。

首先,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2017年底,以集中居住规模在30户左右、贫困发生率高于50%、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难以适应长远发展为标准,昭通组织了1万余人深入4864个自然村、10013个村民小组开展摸底调查,锁定搬迁对象8.26万户共计35.4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6.6%。

其次,统筹规划搬迁规模。

昭通确定了巧家县东坪镇道角村等3个整村搬迁的行政村,836个整组搬迁的村民小组和699个80%以上村民搬迁的小组。会泽县金钟镇大漆树村就是其中之一。

会泽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底,全县106万人口中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67万人。2019年,全县按照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规划搬迁安置贫困群众19872户、81085人。

最后,打破行政区划谋篇布局。

初下搬迁指标时,因担心下山后的生计问题,昭通部分村民并不愿配合搬迁。巧家县火地村敲帮坪村民小组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只有3户愿意搬迁。

但很快,村民们就打消了顾虑——2019年,昭通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23个,保障搬迁群众有去处。

图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角。

在昭通中心城区平坦地段,当地政府兴建了靖安、卯家湾两个大型跨县区安置区,合计可安置7万余人,其规模相当于两个中等县城。

同年,总投资150亿元、占地面积达218公顷的会泽新城亦建成并投入使用。春节前,2万余人顺利入住会泽新城一期。

如今,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已初获成效,累计搬迁35.47万人。2018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心城区和县城安置率达92%以上,全市万人以上规模集中安置区9个,助推昭通城镇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

搬出大山的下一步,就是帮助搬迁群众安心入住,落实服务管理保障。这也是检验易地扶贫搬迁成效的关键。

为此,昭通始终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推进。

2019年12月18日,靖安安置区迎来首批搬迁群众4万余人。为了保证他们生活便利、尽快适应城镇生活,安置区同步配套市政道路、一水两污、社区医院和学校等设施。

【注:一水两污是指乡镇供水、农村垃圾和农村污水处理。】

此外,安置区还建立了“党工委(管委会)—服务管理中心—县区工作站—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党小组(片区)—志愿服务队—楼栋长”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延伸便民服务链条。

在云南省昭通市靖安新区,54岁的搬迁户吴兆康主动申请担任了靖安新区“楼栋长”(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最近一年内,昭通新增集中安置区共建设了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5个警务室、44个便民服务中心、48个“一水两污”等配套项目,展现出易地扶贫搬迁的“昭通速度”。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已经成为昭通脱贫攻坚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志性工程。

4

斩穷根,以产助兴

产业缺失,是昭通脱贫路上的又一大障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搬迁群众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摘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昭通经济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昭通始终坚持“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准则,多管齐下,协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镇生活,实现由农民到市民再到产业工人的根本性转变。

*转移就业与就地保障相结合,促进搬迁群众就业。

昭通在各个搬迁安置区共建设了8万亩农特产业基地、9100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和45万平方米商业设施,提供岗位4.98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18万个。

此外,安置区周边还先后引进电子元件、设备终端、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保障。

以靖安安置区为例,安置区建设完工后,当地政府随即组织物流、电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企业进驻,全区可为搬迁群众提供6000余个工作岗位,蔬菜大棚也已经开始投产。

除了在安置区提供工作岗位,政府还会不定期组织面向搬迁群众的招聘会。

截至今年9月30日,昭通全市13.74万新增搬迁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高达90.25%,易迁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大兴扶贫产业。

昭通结合自身优势和地区特色,发展苹果等高原特色产业,硅、铝等清洁载能产业、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乌蒙大地上,百亿级产业纷纷崛起,为脱贫摘帽提供不竭动力。

昭通苹果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940年,昭通林务局购进158株苹果树苗,栽于昭通洒渔乡白鹤村(位于今昭通市昭阳区内)。1954年,昭通在白鹤村设立果树技术推广站。

白鹤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温度、气候、水分、土壤等条件都十分适合苹果生长,出产的苹果不仅产量高、上市早,而且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在同类果品中属上品。

到2010年时,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主业,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超过21.5万亩,当年的推广站已发展成为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试验基地——“昭通苹果植物园”。

近些年来,当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出建设“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100万亩苹果、100万人口,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半城苹果满城香的苹果之城”的发展思路,延长产业链,打造“苹果之城”。

如今,昭通苹果已迈上产业化发展道路,逐渐由传统的乔化稀植、粗放管理向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并形成了集科技研发、生产示范、产后加工、冷链物流、品牌推广、生态旅游、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完整产业链。

2020年昭通苹果文化暨全民阅读周活动现场。

“小苹果”助力“大产业”,为昭通注入发展强动能。

2020年,昭通全市新建标准化果园7.35万亩、全覆盖管护38.5万亩,重点改造提升老果园11.58万亩,苹果种植规模已近80万亩,特产“昭阳红”苹果抢占全国32个大中城市生鲜营销档口,销往各地。

昭阳区苹果产业更是惠及11.7万余户种植农户、35万余人,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8万余户7.2万余人,户均苹果年收入3.5万元以上,人均苹果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应退尽退,重塑山区生态环境,盘活“三块地”。

在迁出地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先后启动,为昭通带来了脱贫新出路。

搬迁群众迁入安置点后,当地政府规划拆除山上老屋,把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与重塑山区生态环境相结合,通过集中统一流转土地与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地在迁出区发展竹子和花椒等产业,为大山增绿,助群众增收。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碗厂镇的竹林(8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在乌蒙山区腹地和长江上游核心区域,昭通大力发展600万亩笋用竹产业,每亩竹林可获益3000-5000元。其中,大关县木杆镇种有8.4万余亩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筇竹,竹笋经加工后可外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依托马铃薯、苹果、竹子、特色养殖、天麻、花椒,如今的昭通拥有“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9年底,昭通大部分贫困户已成功脱贫摘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仅剩15.9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4%,未脱贫人口亦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5

抗击疫情,贡献昭通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昭通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春节前夕,又有近20万搬迁群众入住安置区,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自搬迁工作开始至今,没有1户易迁户返回原住处,安置区做到了0安全事故、0受伤、0死亡。

*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两手齐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昭通自1月31日起即在全市开展核酸检测,没有出现1例疑似或确诊病例,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为应对疫情下搬迁群众外出就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全市安置区迅速盘活500多间商铺资源,开发物业管理、绿化保洁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每户易迁户至少有1人就业,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不降反升。

其中,靖安安置区新建蔬菜、食用菌大棚3000个,3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和2.5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并积极引导电子、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投产运营,帮助1397名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昭通是云南省的劳务输出大市。2019年,全市305万农村劳动力中就有224.61万外出务工人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昭通市结合全国各地疫情实际和复工进度,向全市农村劳动力发出务工动员令,并通过网络发布岗位信息16.96万个,对接广东、浙江等地复工企业62694家,提供56万个就业岗位。

2月,昭通开通务工专列专车,在政府的组织下,大量滞留劳动力被安全输送至全国各地,并可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即交通免费、健康体检免费、防护用品免费,发放外出务工生活补贴。

*参与抗疫一线,贡献昭通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来自昭通的人力、物资随即奔赴疫情重灾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昭通力量。

来自昭阳区苏家院镇坪子村的徐平娥便是其中一员。她原本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便奔赴武汉,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参与抗疫。

2月9日,来自昭通的60吨爱心苹果被送往昆明,分发给9个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防控人员、公安和交警防控卡点人员,以及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经开区辖区内的社区防控人员,为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们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从闭塞村落,到脱贫标兵,再到抗疫战士,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昭通的未来,搬出了乌蒙大地的新面容,搬出了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漂亮的一仗。

参考资料:

1.《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昭通之变——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跨越记》,新华网,2020年10月11日;

2.《本周调查|从雾中走出的人》,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调查”,2020年8月16日;

3.《易地搬迁斩断穷根 进城入镇一步跨越》,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11月5日;

4.《昭通60吨爱心苹果送往昆明抗“疫”一线》,昆明日报,2020年2月9日;

5.陈忠华,申正勇,《昭通:一个深度贫困地区的交通突围!》,微信公众号“微昭通”,2020年11月8日;

6.《昭通镇雄:麦车村寻“路”记》,微信公众号“微昭通”,2020年7月9日;

7.陈晶,《昭通一座座新城崛起,易迁群众搬入新家过新年》,微信公众号“微昭通”,2020年1月22日;

8.李宇卫、崔华勇,《昭通市乌蒙山片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昭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9.《昭通市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报告》,昭通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18日;

10.桂俊煜,《说说云南乌蒙山片区致贫原因及扶贫工作》,中国统计2018年第2期。

原标题:《36万人“说搬就搬”,它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