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后靠移民的“进退”:30年变迁历史 见证从无到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9:50

图片

黎远藩、卢先翠夫妻俩坐在一起吃西瓜 刘彦君摄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曾业 李茂佳 罗惟巍

时钟拨回上世纪90年代,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开工建设。

三峡工程的成败,在于湖北、重庆21个区县的120万人口能否搬得出、稳得住,以及最终是否能致富。“舍小家顾大家”,百万移民分为两类,一部分迁往广东、浙江、上海等外省市,绝大多数移民则在江水上涨的情况下,实现后靠。

在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场镇,黎远藩、卢先翠夫妻俩是后靠移民中的一分子。变卖了家中的粮食和家具,他们带着母亲,前往水位线以上,与新大昌场镇只有一河之隔的青山上。

三十年后,站在大昌湖畔的高处远眺,夫妻俩目光所及之处,河水奔流、崇山逶迤。清波之下,是他们告别了多年的故土家园;青山之上,结出了他们柑橘致富的梦想。

百万移民启动至今,过往峡江的浪激滩险已被高峡平湖替代。移民们也因“水进人退”,开启了全新的生活。8月下旬的一天,封面新闻走进黎远藩、卢先翠的家中,倾听时代洪流里,三峡移民的进退和冷暖。

修大坝要外迁

为尽孝留守故土

不太善言辞的黎远藩和快人快语的卢先翠,形成鲜明的反差。性格互补的夫妻俩坐在黄桷树的绿茵下,回忆起命运的变迁,那该是从1992年讲起的故事。

1992年,20多岁的黎远藩在海南、武汉、重庆主城区等地当泥瓦匠打零工,每天能挣6块钱,妻子卢先翠在巫山老家种大葱、蒜苗等蔬菜卖钱来补贴家用。

文化程度不高的夫妻俩,不知道就在这一年,他们的命运会因为三峡工程的上马而随之改变。

1993年,三峡工程的百万移民搬迁工作启动。此后的十八年,湖北和重庆21个区市县的120多万移民陆续搬离被淹没区,要在新的环境中建设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由于移民搬迁分为外迁和就地后靠,前者补助更高,同时又是迁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按照政策,黎远藩夫妻俩正是属于外迁移民的范畴。为此,两人把家中的粮食和家具都全部清理掉,准备着外迁。

对于土生土长的老一辈人,落叶归根的观念让黎远藩的母亲不想背井离乡。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时,她嚎啕大哭:“后辈人走了那么多,难道一个都不能留下来吗?”

面对那样的情形,黎远藩、卢先翠夫妻俩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觉得对老人就应该尽孝,就要听她的话。在和哥哥姐姐商量后,夫妻俩选择留下,并一直赡养老人至她离开人世。

水位线上开生荒

三年时间建“新房”

时间来到2005年,黎远藩、卢先翠夫妻所在的大昌镇,也由于大宁河水上涨,即将被全部淹没。全镇所有居民,都要着手搬迁后靠。

水进人退,后靠的第一步是修建新房。

作为房子和耕作土地均被淹没的“双淹户”,夫妻俩没了房子,只能先搭个棚子勉强遮风挡雨。“当时县政府告诉我们,不管选到哪里都可以。”已经放弃过外迁的夫妻俩,这次连大昌都没有搬出,决定把新家安在和新大昌场镇一河之隔的山坡上。

图片

大昌湖航拍 曾业摄

挑来选去后,他们最终选中一块靠近大昌湖的土地,恰恰这块地是村里分给卢先翠兄弟的闲置土地。于是,卢先翠找兄弟商量,看能否把地转让给他们夫妻俩,可起初对方并没答应下来。

就在兄弟的屋旁,卢先翠一直等着回话,直到下午日头渐烈,她实在忍不住地说:“兄弟,你带我去看一下地头嘛,现在搬迁到处都是荒山,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容身的地方。”

最终,在征得兄弟同意后,夫妻俩总算落下脚。两人又在地里撒下了玉米籽,意味着这块土地有了新的归属。

彼时,后靠移民们正陆陆续续自建新房,新的村落还没有完全形成,到处不通电不通水,甚至连一条村道都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着实让两人犯了难。

夫妻俩就想着,那就在水位线上开生荒(没开垦过的土地)多种点粮食吧,要为修房子做准备,“当时除了政府的一些补贴,根本没钱请工人。”

夫妻俩开始自己干——丈夫做大工,妻子做小工。三年时间里,两人白天一边修道路一边运输修房子的材料,有时夜里还打着手电筒忙前忙后。就这样,新房子终于建起来,一家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

从无到有

满山橘子成了新盼头

“修房子欠了人家的钱,我们俩就捡些铁皮、砖块来卖。”闲暇之余,夫妻俩便到镇上刨废品卖。看着妻子手上因为做苦力留下的干裂伤口,黎远藩心疼得要命。他提议建个养猪场,搞点生猪养殖。

2008年,两人在自家房子旁边搭建起猪棚,养了三十头生猪。在生猪没出栏前,夫妻两人又赶去附近的果园帮人干活,就是为了每天多赚三十多块钱。

披星戴月赶回家后,要刷猪槽做粮食,等到中午日头热,又要给猪吹风扇,打扫猪圈。一天下来,忙碌得不行。“猪的卖价4块钱一斤,一斤粮食成本就要1块2角钱,再把其他成本一算进去,养猪一年下来根本就赚不到钱,而且又打工又养猪实在是太累了。”黎远藩只得忍痛把猪亏本卖掉。

转变发生在2011年,重庆沿江区县大力发展果树经济。夫妻俩再次动了心思,经过商量,他们便和村里其他三家人合伙,把2000亩的荒山承包下来发展柑橘。

“别的股东都有钱,我们没钱,只能借钱入股。”那是一片无人打理的荒山,看见那片山,夫妻俩仿佛又回到刚移民时一无所有的日子,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图片

黎远藩正在打理柑橘园 曾业摄

夫妻俩说干就干。黎远藩开拖拉机,卢先翠挖石头,夫妻俩把荒草、荒树砍倒,18块钱一棵的树苗借钱也要买下。披星戴月、面朝黄土,终于把柑橘树种满山坡。

兜兜转转,这些橘子树成了黎远藩、卢先翠夫妻俩的新盼头。

“慢慢做不放弃”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柑橘树由于生长周期长,品种差异大,入股三年,夫妻俩还没见到效益。“不干了!”卢先翠开始想着放弃。

可没几天后,卢先翠被叫去开会遇上磅礴大雨,避雨时,她看到一旁的果园,烟雨蒙蒙中,柑橘树苍翠欲滴,树上的柑橘摇摇欲坠。

“我只觉得,长得真好啊。”卢先翠心里有了期待。望着柑橘,她给丈夫黎远藩拨去电话,“我们还是不要放弃,哪怕没有一分钱。”

2015年,积累起丰富的果园管理经验后,趁着合伙人闹“分家”,夫妻俩决定,干脆自己单干。作为合伙人,夫妻俩分到了200亩果园,当年便采购了2800棵树苗进行补种。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先期培育的柑橘,终于等来采摘期。背着背篓,两人穿过泥泞的乡间小道,将柑橘运上船去大昌湖对岸的大昌场镇上售卖。

“卖柑子咯,卖柑子咯。”,街上回荡着夫妻俩的叫卖声。

图片

柑橘园航拍 罗惟巍摄

2019年,柑橘园的效益终于显现了出来,夫妻俩的收入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如今,柑橘园一年的毛收入能够达到40多万元,他们也有更多的资金请工人来对果园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一年要支付6万块的工钱,忙的时候要煮十几个人的饭。”卢先翠十分兴奋。

图片

黎远藩介绍收成 曾业摄

“未来总会更好的嘛。”说起将来的打算,黎远藩指着柑橘园打算引进更多新品种,到时候叫外出打工的儿子回来一起干。

如今闲暇时刻,站在江边看着滔滔江水,望着晚霞落日回首过去,夫妻俩也会感慨万分。这份感慨里,尽是无怨无悔。“有的时候看电视看到三峡大坝,只觉得骄傲自豪。那个时候再艰难,也值了。”

图片

夫妻俩极目远眺大昌湖 曾业摄

三十年间,大江日夜奔腾,山岳依然耸峙。在人物命运与历史背景高度融合之下,他们的故事凝聚成一个小小“博物馆”。

这里面有时代声音回旋,有内心沟壑纵横,也有人物命运漂泊浮沉,更有默默见证所有一切的江河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