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央企,不在搬离北京,就在搬离北京的路上。
11月26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宣布今年12月将集团总部迁至深圳。当天界面新闻报道,中国船舶集团总部将于12月15日搬到上海。
加上之前重组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雄安;中国华能搬到雄安;三峡集团搬到武汉;新组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落户上海……
粗略数数,今年已有7家央企动迁。
不仅如此,多名央企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年内还有十家央企被谈话要求搬离。
“离京潮”势不可挡。央企一千多万员工都在关心,自己工作单位到底搬不搬?
不在北京的人都在关心,被疏解的央企能不能搬到我这?毕竟央企的带动意义非凡。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历史性进程中,上海正在东北化!
别误会!
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当年因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靠近苏联,成为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项目的最大承载地。
包括鞍钢、长春一汽、渤海造船厂、沈飞、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等项目拔地而起。
在49年后的岁月里,东北所培养的人才、所制造的关键零部件,成为军事、国防、航空航天等事业中的关键,是当时中国研发制造大国重器,维护地缘政治安全的重要基地。
如今时过境迁,上海似乎能更好的扮演这种角色。
而现实中,国家确实有意识的将大国重器的研发制造集中到上海。
今年9月25日,西安乃至整个西北损失了唯一一家总部央企!由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下属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及南瑞恒驰、南瑞泰事达、重庆博瑞重组整合而成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上海正式揭牌,总部也选定在上海。
这是中国输配电领域规模最大、产业最完整、综合能力最强的全电压、全系列交直流电气装备制造企业,有不少拳头产品是国家实现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的国之重器。
如果北京不出马,恐怕只有上海能镇住这样的大场面了。中国船舶搬去上海,也是类似的道理。
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重组而成的中国船舶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旗下拥有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中船应急、中船防务、中国重工等多家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去年新接船舶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船 舶订单量全球占比分别为 23.3%、 19.4%、21%,三大造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
它还是航空母舰、LNG船、核潜艇、豪华邮轮、全海深无人自主潜航器等最难制造的海洋装备的研发制造主力军。
不过自合并之日起,中国船舶就已经定了要搬迁至上海。与人们印象不同,造船也是技术活,甚至可以作为科技树的一支。亚洲四小龙中有两个国家(地区)的腾飞,都受益于造船业的勃兴。
上海是沿海城市中人才最为集中、造船技术最为成熟的地方,更是国际航运中心,不管研发制造国防船舶还是民用船舶,上海都是优中之选。
今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曾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大力推进船海创新资源在沪集聚发展,努力提升船海装备产业发展能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如今更是有了明确的离京日期。
而更早前,承担研发制造ARJ21、C919国产大飞机、CR929远程宽体客机重任的中国商飞,从设立之初就放在了上海。
目前,中国共有120多家央企。除北京外,央企总部分布为:港澳6家、东北5家、广东4家、武汉3家、雄安2家、成都1家。
加上即将迁移而来的中国船舶,上海很快就会有8家央企总部,分别为东方航空、中远海运、中国商飞、宝武钢铁、交通银行、太平人寿、中国电气装备,涉及到航空装备、海洋装备、电气装备、特种钢等。
未来,这份名单还会持续拉长。
要知道,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未来上海一定会成为中国上天入海、征服陆地的装备之都,心脏中的“心脏”。
以上海高效的管理水平、国际化的视野,全国装备制造业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整合。未来那些分散在全国的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有可能会得到重新的布局优化,人才的流动和配置也会更加合理起来,全力推动卡脖子技术的攻关。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
中国船舶、三峡集体这两家央企搬迁,看似很突然。上海、武汉这种配套成熟的老牌大城市都拿不出合适的场地,以至于重量级央字号要在临时办公场所过度。
事实上,谁搬?往哪搬?是决策层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是央企影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先需要严格保密而已。
像上海、武汉这样的城市有足够多的空置写字楼。但央企性质特殊,办公场所大多是低密度的大院,一般写字楼不满足长期办公的要求。
比如三峡集团在确定新址之前,武汉甚至腾空了江岸区政府大院。
另外,即使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央企在当地都有一定的面子(话语权),选址优先提供交通方便、闹中取静的好位置。
在京央企很多都在二环内甚至长安街附近。所以央企换城市时,新址自然要精挑细选一番。
吊诡的是,央企占着好位置,反而成了它们搬迁的因素之一。
比如刚才分析中国船舶搬去上海,是出于上海的航运等相关优势,以及与企业自身的匹配程度。
但也有中国船舶的员工猜测:集团原址在二环内、长安街旁也是被疏解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家的蓝图,以长安街为核心的北京二环内,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绝对的大国权力中枢。
可现在长安街沿线分布着不少央企总部大楼,包括一些资源型央企,还有几大银行总部。
它们与中央政务区的功能都并无多大关联。因此长安街沿线进行功能疏解、重组、腾退,可能是决定央企搬不搬的考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最近有十家央企被谈话要求搬离,而这些央企的总部地址多为二环内临近长安街两侧。
之前传言中被要求搬离的华能、华电和三大银行巨头的总部也恰好都符合这个标准。
当然,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北京近来的一些新动向,可能改变一些企业搬不搬的命运。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总部级法人金融机构突破900家。全国20余家中央金融企业中,绝大多数总部也设在北京,包括中国前5大金融机构,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亚投行”的总部等。
之前坊间一直因为北京城市战略没有经济中心的定位,就猜测金融类央企难逃搬迁的命运。
不过随着北交所横空杀出,释放了强化北京经济实力的信号。这样一来,金融类央企不知道是否会有新的安排。
目前搬离北京的央企去向只有4座城市:雄安、上海、深圳、武汉。
于是有人迫不及待开始清点央企离京的大赢家。
窃以为,这样的弹冠相庆未免太早了些。
比如说雄安是央企搬迁的最大赢家。
但对雄安而言,这不是什么意外之喜,而是既定任务。
作为千年大计,雄安本就是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而生。
“北京将主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动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转移,支持部分中央在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高等学校等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明确写进北京十四五规划。
甚至可以把雄安当成北京的飞地。只要高校、医院等配套陆续搬过来,央企员工一起过来是水到渠成。
加之京雄高铁贯通,北京往返雄安的便利不亚于上海-苏州、广州-深圳。未来在雄安的央企高管想去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谈业务,去大兴机场坐飞机比北京更方便。
对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而言,有没有央企加持都很优秀。当然,这不影响沪深对央企的持续渴望。
对搬去沪深的央企而言,也不过是从一座一线城市搬去另一座一线城市。
最现实的参照系,是这3座城市房价属于一个档次。深圳气候可以甩北京几条街,但深圳医疗和教育资源是硬伤,跟北京没法比。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有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坦承:总部搬迁后,我决定申请调回北京分公司。我孩子还小,还离不开我。我不考虑今后举家搬离北京。
搬去上海的央企,则更近乎“平移”。上海城市能级与北京相同,均属一线中的一线,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最接近北京。
上海以洋气的市容市貌、精致的城市管理,近年愈来愈受追捧。连网红们都用身体投票,争相抛弃北漂,抢占上海滩。
至于武汉,大家恐怕过度解读了。
要知道,因为宝钢、武钢合并,武汉损失了一家500强央企总部。如今三峡集团回来,一出一进,持平。
另外别忘了,三峡集团本来就是从湖北搬去北京的。
目前尚看不出武汉有被央企特别垂青的态势,因此也不算大赢家。
一位接近国务院国资委的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透露:央企总部选址并非易事。既要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贴近市场前沿,更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彰显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意图。
不过他也表示:不能孤立看待央企总部的搬迁与选址。只有继续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建设,让社会资本进入央企持股,在市场的主导下,央企总部落地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唯一能确定的是,央企搬迁真的不是口号了。在上海习惯了接过新大国重器的时代使命同时,相信北京也做好了华丽转身的准备。
最后附上一份网传北京央企外迁计划。
这里头有不少央企的搬迁计划并未证实,仅为网友猜测!一切均有待官宣,我等吃吃瓜看看热闹就好。
参考资料: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渐成气候 有人欢喜有人愁》21世纪经济报道
《离开北京,央企总部往哪儿搬?》财经国家周刊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并非只是口号?》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