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搬迁对脱贫攻坚的作用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显现,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合理的化解这些难题是未来异地移民搬迁的重要课题。
一、迁出地户、地、房等财产处置管理问题。
一是户籍管理。合理有序推进搬迁群众户籍管理,充分征求搬迁户意愿,将迁出地原户籍迁入新社区,和当地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教育等相关公共服务。
二是搬迁后,要有效盘活搬迁群众的固有资源资产等各类财产,既科学、有效、合理,又能充分维护搬迁群众的合法利益,探索推进“三权分离”,加快农地、林地流转,切实提高搬迁群众收益。三是大力开展旧宅基地腾退工作,彻底解决搬迁群众迁出地、迁入地两头跑的问题。
二、迁入地的融入问题。
一是
异地移民搬迁群众是从“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迁出来的,他们原本文化水平较低,谋生技能和发展能力较弱,怎样让迁入地养活养好这帮人是一个大难题。
二是
搬迁群众在迁入地与一般群众贫富差距现象可能不明显。在迁入地,靠近城镇、园区,贫富差距一目了然。
三是
由于搬出地较远或民族风俗差异的原因,容易造成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民风民俗等文化差异,让迁入群众在生活和精神上都不适应,和当地的工作、生活格格不入,难以融入新生活。
因此必须在异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完善组织体系,提升服务体系,健全各类帮扶体系,形成了社区负总责,物业提供优质服务,帮扶人员促融入的理念。
四是
认真开展“三问三解三促”活动,及时了解搬迁群众的困难,摸清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搬迁群众的事情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机制;
五是
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文明礼仪、安全知识等讲座,组织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广大搬迁群众的精神生活,
六是
在安置点设置固定的或移动的警务站,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努力打造安全和谐美丽移民搬迁社区,为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三、搬迁后失去“乡愁”的问题。
实施异地搬迁后,搬迁群众安置在不同的社区,不同的楼层,告别了过去那种吃饭都串门的“乡情”,从而斩断了“乡愁”,让广大群众不适应。
因此搬迁安置尽可能的立足“保留乡愁”,把原住地邻居、熟人集中安置在一起,实行“亲情”安置,便于搬迁群众维系原有亲邻关系。
紧盯搬迁后的适应期,要加大搬迁户入户走访力度,访民忧、解民困,谈心交流,丰富广大搬迁群众的日常业余生活和精神需求,积极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帮助搬迁户快速融入新环境、树立新风尚、过上新生活。
四、旧宅基地腾退“失根”的问题。
旧宅基地腾退是异地搬迁中的难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流传在我们心中的“根”文化是世世代代相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正所谓:“落叶归根”;
搬迁群众总在想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去,腾退旧宅基地也让搬迁群众产生”失根感”,认为斩断了他们回去的路,所以自然而然抵触旧宅基地腾退。
因此,在实施异地移民扶贫搬迁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根”文化的继承和保护,积极引导和宣传新文化、新风尚,耐心细致的做搬迁群众的工作,让搬迁群众感觉到搬新家“不失根”。
五、搬迁群众谋生技能单一的问题。
异地搬迁群众是从“一方山水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迁出来的,文化水平不高,谋生手段单一,除了干农活他们基本就没有其他技能,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完善异地扶贫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培训机制
对搬迁群众要因人培训,因能培训,因时、因势培训,开展一批搬迁群众积极性高、容易掌握的项目进行专项培训,从而增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的发展能力,健全完善“三单一卡”人岗对接机制,精心搭建适合搬迁群众的产业体系和就业平台,确保一户搬迁群众有一人稳定就业、有一项脱贫致富技能,为脱贫、致富提供基础保障。
六、激发内生动力的问题。
我们搬迁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怪现象,干部干努力,贫困户冷眼看,有些搬迁群众明明有劳动能力,可就是不愿意动,好吃懒做,帮扶干部用自己勤俭节约下来的钱为他们买米、买面,可他们根本不知道感恩,认为我是贫困户,你们给我买什么都是应该的,因此如何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是搬迁后的关键环节。
一是
大力开展扶贫扶志活动,邀请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二是
通过树立脱贫模范、讲好脱贫故事、解读好扶贫政策,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
三是
推选异地移民搬迁户先进典型,将其脱贫的过程提炼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引导搬迁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思想,身边鲜活的例子去感化他们,以摒弃“等、靠、要”思想为抓手,让搬迁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树立信心、鼓足志气,激发“拉一把站起来”的内生动力。
七、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普通群众享受国家政策红利不均等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普通群众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差别,以陕西为例,2016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人均收入为低于2855元,收入高于2855元的为普通群众,这两者之间的收入相差不大,生活状况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各类扶贫政策倾斜叠加,尤其是异地移民搬迁群众,一套住房可能价值10-20万,造成了普通群众对建档立卡异地搬迁群众意见较大,导致了普通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不高,对社会产生了不稳定因素。
因此必须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
脱贫攻坚要持续精准发力,扶贫要真正为贫困户找准穷根、找到致富路,扶贫不应该是停留在单纯的救济层面,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解决难题;
二是
统筹兼顾贫困户非贫困户的共同富裕,既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拉一把,也要对非贫困户推一把;
三是
脱贫攻坚要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结合起来,异地搬迁更是要与美丽乡村建设、整村同步搬迁、生态搬迁、三变改革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发展
四是
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百姓充分了解扶贫政策标准,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度;
五是
严惩扶贫腐败、优化考核机制,从纪律上消除造成不平衡问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