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州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4万户,涉及全州17个县(市)35.32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总量的36%。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800人以上24个、3000人以上13个。当前,易地搬迁工作进入后续扶持阶段。省委党校课题组深入凉山州昭觉、布拖、美姑等地调研发现,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及移民群体的利益诉求、生计发展、社会适应等面临亟待破解的现实困境。对标“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凉山易地扶贫搬迁现在只走了“一步半”,接下来必须用“牛之反刍”精神做好“后半篇文章”——安置点的现代治理和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
一、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的困境
虽然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被顺利攻克,但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治理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调研发现,易地搬迁安置点及其移民群体正在“传统束缚”和“现代冲击”下经受社会转型的“阵痛”,普遍面临利益诉求多元、自我“造血”受限、社会适应不够等现实困境。
(一)易地扶贫搬迁领域的利益诉求矛盾较为突出
一是本村就近安置与县城集中安置之间有矛盾。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采取本村就近安置和县城集中安置两种方式。安置点住房分为25平米、50平米、75平米、100平米四种类型,贫困户按每人3000元每户不超过10000元的标准,缴费后搬入安置点。虽然住房面积和缴费标准一致,但是贫困户对不同类型安置点的偏好不同,县城集中安置点因区位好地价高受到追捧,而本村集中安置点则因地势偏地价低遭到嫌弃。
二是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有矛盾。凉山属于连片贫困区,邻里之间的收入往往是“37码和38码的鞋子”,但因精准识别有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区别。调研发现,无论是本村的非贫困户还是县城的原住居民,都因贫困户迁入安置点产生心理失衡:本村的非贫困户对贫困户迁入安置点心生羡慕嫉妒,纷纷抱怨自己成了真正的贫困户;县城的原住居民认为移民群体拥有居民和农民“双重身份”,“双重享受”了诸多优惠政策,认为他们应该“二者择一”。
(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群体的生计发展任重道远
一是农民与土地的紧密联系被割裂。为保证安置点的“入住率”和“生活痕迹”,地方政府在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措施,甚至推掉移民群体老家的危旧土坯房“复垦”。易地扶贫搬迁将贫困户从大山“飞移”到县城,有的本村安置点和自家土地隔山相望,有的县城安置点离自家土地几十里,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农民和土地的联系。生产方式的骤变让一些移民群体手足无措,不少人反映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没有原来方便,普遍面临“农具怎么放”“牛羊关哪里”“土豆怎么存”等问题。
二是用工要求与移民知识技能不匹配。凉山州围绕产业发展和就业保障制定了具体规划,但是移民群体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不优、就业情况不好等问题。尽管外出务工是凉山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但移民群体外出务工机会少、持续工作时间短;尽管现代种植养殖、扶贫车间基地是新的就业渠道,但一些移民群体因知识技能欠缺而难以胜任。据昭觉县有关统计数据,县城集中安置点迁入贫困户3914户18569人,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642人仅占3.46%,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只有9223人仅占49.7%,外出务工就业2284人仅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24.76%。
(三)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难度较大
一是从“山间村寨”到“县城小区”的不适应。移民群体从山间村寨迁徙到县城小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适应和融入的过程。由于易地搬迁的速度快、范围广,移民群体缺少缓冲过程和过渡阶段,短期内难以完成“断崖式”的社会转型。调研发现,移民群体对易地扶贫搬迁看法各异,有的为了逃离贫穷欣然接受,有的迫于政策要求不情不愿。一些移民群体表示,十分怀念无羁无绊的山间村寨,不喜欢受人管束的县城小区。
二是从“家支帮扶”到“物业管理”的不适应。集中安置点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破的是深度贫困问题和传统家支文化的束缚,立的是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基层堡垒。由于移民群体的规模大、家支文化的影响深,导致该群体社会适应的难度较大。尽管地方政府在易地搬迁过程中刻意打碎了原有的“家支链接”,但是家支纽带也有通过“串联”而复原的迹象,对安置点的治理与发展形成一定阻力。
(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社区治理现代化落地较难
一是治理理念和自治能力明显脱节。尽管凉山州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治理“彝路相伴”三年行动计划,大多数安置点成立了红白理事、巾帼服务、禁毒防艾等自治组织,但组织内的运行机制和组织间的联动机制不够完善,社区自治理念更新而移民自治能力滞后,移风易俗工作难度较大。不少安置点存在移民群体的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不一致问题,出现了“迁出地管不好、迁入地管不了”的尴尬,甚至造成就学、就医、社保、医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发生断档。调研发现,安置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处围坐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智慧化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甚至被支上砖头成为摆设。
二是社区建设和物业服务成本高昂。尽管凉山州要求各县通过物业服务公司加强集中安置点的物业管理,搬迁群众要按照相关规定交纳水电气和物业管理等费用,县(市)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优惠补贴。但是,各县因财政窘迫而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移民群体因收入微薄而难以为物业管理买单。调研发现,安置点的水、电、气、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群服务平台、基层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专业团队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地政府都在为安置点现代治理与后续发展所需资金发愁。
二、加强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的建议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治理与发展关乎凉山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推进,只有因地制宜搞好安置点及移民群体的生计发展、社会适应和现代治理,才能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后续发展,进而完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任。
(一)做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产业支撑
一是推动产业规划落地,为移民群体找到挣钱的地方。建议推动州县“就业创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等规划尽快落实落地,让这些车间和基地尽早投入运行,让移民群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例如,美姑县借力乐山对口帮扶,在牛牛坝集中安置点建有“乐美扶贫工厂”。入驻该厂的金威利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是来自峨眉山市的制鞋企业,可解决2000名贫困群众的务工问题。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移民群体提升挣钱的能力。建议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务工奖补激励,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务工的动力和能力,解决产业规划和知识技能“两张皮”问题,实现“务工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例如,昭觉县有一些家庭手工作坊长期从事查尔瓦编织生意,尽管产品创新和市场运营都处于较低水平,但基本可以维持家庭生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凉山时,一件查尔瓦最多可卖到1200元。
三是系紧城乡发展纽带,为移民群体增加挣钱的渠道。建议设立一个“过渡期”和“缓冲带”,不要完全“斩断”移民与土地的关联,积极探索城乡融合路径,系紧农村和县城之间的纽带。例如,昭觉县为保证安置点的后续发展,规划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和家庭农牧场养殖基地。据统计,安置点约75%有劳动能力的群众继续依靠回原居住地务农为生。基于此,可考虑在县城重点建设产品加工车间,在农村重点建设农场牧场,通过经营模式创新连接城乡发展。
(二)加快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找准移民群体社会适应的方向。建议多措施全面推广党建引领安置点现代治理和移民群体社会适应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牵头抓总作用,帮助移民群体更好地适应城镇生活。例如,越西县探索“党建联盟+基层治理+后续发展”模式,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把涉及搬迁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纳入“党建联盟”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中“群众两头跑、干部两头管”的问题;昭觉县沐恩邸社区推行“总支包社区、支部包楼栋、党小组包单元、党员包住户”模式,实现安置点“党建+”整体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是坚持刚柔并济,加快移民群体社会适应的速度。建议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治理体系,既通过刚性的规章制度“倒逼”移民群体习得文明生活方式,又通过柔性的激励机制“激活”移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例如,不少安置点建立了积分管理制度,移民群体可通过参与社区治理事务积分,所得积分可以在社区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甚至可以换取接送孩子、作业辅导、老人陪护等服务;不少安置点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婚丧办理制度,明文规定“禁止抛撒人民币、禁止用人民币做花圈、禁止杀牛超过5头”等。
三是用好文化资源,降低移民群体社会适应的难度。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具有独特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移民群体的规模够大、家支文化的影响够深、社会适应的难度够大。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超越现实,建议立足移民群体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彝族传统家支文化在基层治理上的正向作用,引导家支精英在禁毒防艾、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降低移民群体社会适应难度。
(三)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公共服务
一是提升迁入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建议将安置点的治理与发展纳入当地“十四五”规划,尽快完成学校、医院、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迁入地的公共服务能力。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通盘布局,兼顾移民群体和县城居民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破除安置点社区与县城小区之间的有形无形“藩篱”。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社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安置点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提升安置点的物业管理水平。建议尽快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打造专业化工作队伍,推进专业化社区治理,开展专业化学习培训。结合安置点移民群体实际开展社区专项活动,引导移民群体愿用、会用现代设施设备,避免这些设备变成“聋子的耳朵”。例如,昭觉县部分安置点制定了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方案,提出了“智慧化”服务理念,居民可“运用家中电视、网络进行‘一屏读懂社区、一键式服务’”,物业管理团队正在帮助移民群体学会使用这些现代设备。
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优势。建议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联动机制。增加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社会服务,促进安置点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精准化。例如,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引进壹基金、残联公益等社会组织,通过开设“四点半课堂”为3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课堂,通过“日间照料中心”为居家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一对一或一00000对多的照料服务。
(课题组成员:陈昌荣、肖尧中、柯晓兰、胡澜、尚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