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敲开群众幸福门
四川省仪陇县日兴镇黎明村“两委”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建为统领,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搬迁群众住得安心、生活舒心、过得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没想到自己会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搬迁户吴思琼笑着说,“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村里为我们提供了娱乐场所,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每天吃过午饭,吴思琼便带着孙子来到广场上散步,与老年人摆摆龙门阵成了她的必修课。
强化基层党建,让搬迁群众对未来坚定决心
如何让全村搬迁来的61户214名困难群众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做好服务是第一步。
走进黎明村党群服务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吃水不忘挖井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几个红色字体闪烁流动;办事柜台上,党群、就业、医保、民政等提示牌映照着人们正开启的新生活。
村党支部书记陈玉林说,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依托“网格化管理系统”,按照“定岗、定人、定责、定任务”的模式,建立了“村党支部+组长+安置点长+党员+住户”五级网格化服务体系。经过实践,黎明村在服务上不断延伸,探索出通过党建引领打造服务型安置点管理模式。建立“黎明夜校”让搬迁群众接受新知识、开拓新视野;把党支部建在安置点中,使安置点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搬迁群众的知心人、家里人。
强化基层治理,让搬迁群众过得安心
黎明村依托“老年人活动中心”和道德讲堂,通过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五育”活动,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主动“亮德”,示范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积德榜”在安置点展示。同时,建立“五老贤人”联系制度,吸引和凝聚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人关注和支持村里发展,在创业就业、矛盾纠纷调处、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搬迁居民自发组建“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居民自治,确保安置地社会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党支部积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落实以安置点群众自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形成“村里动员,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工作格局。“我们整个易迁点管理有序、环境整洁、治安良好,没有发生一起确诊或疑似病例。”日兴镇党委书记宋祖辉说。
强化文化服务,确保搬迁群众感到舒心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整合安置点现有阵地资源,发挥村广播、农民夜校等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健身服务等五个平台。组织党员干部进楼入户开展政策宣讲。通过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等活动,教育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整合宣传、教科等资源,广泛开展送文化进安置点活动。结合国家重大节假日和搬迁群众的喜好,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艺及体育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讲文明、讲卫生,促进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明意识全面转变。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教育树新风。村里设置建成“村史馆”和“农耕文化博物馆”,从搬迁群众中收集各种古老农具、生活用具、手工织品和民间乐器,让搬迁群众怀揣念想留住乡愁、展望未来融入新生活。同时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墙、提示牌、村规民约和村风文明理事会等,教育引导群众破除各种陈规陋习、不良习气,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诚信的良好风尚。
强化就业培训,让搬迁群众对生计充满信心
“搬之前还担心现在没有地种,要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外出打工实在是一件麻烦事。没想到才搬进来,村委会同志就安排我去附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务工,这下工作和家里两不误。”搬迁村民王群英开心地说。
黎明村聚焦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和安居乐业,重点在推动搬迁群众就业上下大力气,确保搬迁群众有就业、有钱赚。结合当地和省外用工需求,建立一户一档及培训台账,强化搬迁劳动力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推动有劳动力家庭实现1人以上稳定就业。村里利用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家庭困难户就业;动员有一技之长12户12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拓宽就业渠道,向广州、北京等地输出务工人员32户46人,促进就业增收;与周边企业达成用工协议,解决临时就业安置4户6人;引进业主建成柑橘、食用菌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把全村10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业主,村民坐收租金或到基地务工挣钱。
强化公共服务,让搬迁群众住得放心
“搬到这里,有了图书室,孩子不上学时就可以去看书,能学到很多知识;有了童伴之家,周末孩子有了专属场地、专门设施、专人看护、专人引导,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安置点活动很丰富,请老师教我们学剪纸文化、学舞蹈,还经常举行文化活动,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增进邻里间的感情,又丰富我们的生活,真好!”在黎明村一号安置点,搬迁户陈海英、周永芳说到搬迁后的幸福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给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微笑服务、“家门口”服务等,黎明村通过强化安置点公共服务功能,按照“一室多用”的方式规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村“两委”为民服务的办事场所,开通党员服务、就业创业、权益维护、远程申办等服务窗口,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全程代办政务服务。针对年纪大、行动不便群众,采取志愿者上门服务。创办“老年人活动中心”“四点半学校”“周末课堂”、志愿者服务之家、妇女之家、童伴之家。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积极为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搬迁群众子女等提供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温暖。同时还强化平价超市、便捷银行、水电费代缴、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建设,实现在小区就医、就业、就学等“不出家门口”的社会服务。(闫紫月 唐明平)
在家门口上班就学
一排排两层小洋楼时尚大气,社区活动广场、照明路灯、公共场所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在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两湾新村易地扶贫搬迁新建社区里,323户贫困户告别了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天黑靠摸瞎的穷日子,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新生活。
一大早,保洁员王进像往常一样,下楼打扫小区卫生。尽管天气寒冷,但她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自从搬离河抱湾,我们不仅住上了楼房,一家人还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生活越来越好了。”王进高兴地说。
王进原来居住在淮河岸边的河抱湾村,那里水患频繁、发展滞后,是典型的贫困村。为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问题,颍上县将河抱湾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2017年,包括王进在内的985名贫困群众,告别“穷窝”,搬进了现在的两湾新村。
着眼于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颍上县民政局牵头统筹种养、金融、光伏等扶贫政策,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确保每户至少享受一项帮扶措施。特别是在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方面,一系列举措快速落地见效: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入距新村10分钟路程的县循环经济园务工;招引特色种植经营主体,流转1000亩土地,既增加了村民财产性收入,又提供了近百个岗位;开发100多个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在帮助一些贫困群众就业的同时,还改善了人居环境……
为方便群众就业,村“两委”多方协调,在搬迁小区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100多人就业。靠着在车间内剪线头的工作,村民王家珍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加上儿子儿媳在工厂务工,一家人稳稳地摘掉了“穷帽”,日子越过越红火。
3年来,包括就业帮扶在内的扶贫政策,勾勒出河抱湾村搬迁群众的幸福曲线——人均纯收入已由搬迁前的贫困线以下,提高到目前的1万多元。
家门口上班就学,工作生活都便利;下楼上班挣钱,上楼生活顾家。这是两湾新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真实写照。“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敞亮!”王家珍说。(李亚萌 董鹏飞)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
江西省铜鼓县高桥乡采取一系列措施,让群众从忧居到安居,从山沟到城镇,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挪穷窝、斩穷根,逐步走上致富路。
正值寒冬,高桥乡高桥村米粉加工厂,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车间里,贫困户梁水平正和工友们忙碌着。
梁水平是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贫困户之一,2019年,一家人从高桥村躁下组半山腰,搬到了集镇万寿小区安置点。如今,他每天骑着电瓶车10来分钟就能到厂里,每月最少能挣3000元。梁水平说:“从前住的地方离集镇很远,道路泥泞不堪,大人就业、小孩上学,都不方便。搬迁后,上班方便了,孩子读书也不用操心,老婆也就近有了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的同时又能照顾孩子,我现在没有后顾之忧!”
高桥乡共建了6个移民安置点。万寿小区作为高桥乡最大的安置点之一,共集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565人,涉及全乡7个行政村。周边的卫生院、中心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给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和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为切实丰富搬迁群众的日常生活,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阅览室、书法室、健身房等,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
近年来,高桥乡累计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支持产业扶贫,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富硒绿色有机水稻、油茶、黄精、罗汉果等有机农业基地约3200亩,采取“党支部+产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持续推动搬迁贫困户后续产业发展。2020年,高桥乡新建集镇粉笔厂和高桥村米粉加工厂2个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户能够通过自主发展产业、企业(合作社)灵活就业、外出长期务工等多渠道增收,确保实现“稳得住、有产业、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总目标。(王 金)
社区的事大家一起管
陕西省渭南市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服务治理,突出抓好搬迁安置点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搬迁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
群众的事由群众协商着办
“各搬迁安置点社区通过召开社区‘两委’成员、监委会成员、搬迁群众代表等参加的协商议事会,修订了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提高搬迁群众的参与度。”渭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群众的事群众协商着办。群众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澄城县城关街道办幸福社区书记赵春艳说。
大家的事大家管,人人都是主人
“这么大一个社区,都是从不同地方搬来的,以前在一个村大家都熟悉,无论谁家有个事,不用说,你帮我、我帮你,啥事都好解决。搬到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确实有些麻烦!”
渭南市按照市委“留心护根”“强队伍、强管理、强服务”主题党建活动部署,统筹安置点社区人口分布、规模数量、楼院状况、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产业行业特点情况,科学划分安置点社区网格,明确“1+N”网格员配设条件及标准,压实网格员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社区巡查、特殊群体关爱等八项岗位职责。全市设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村)一级网格51个,村(居)民小组(小区)二级网格173个,专兼职网格员1042名,安置点社区公共服务和群众诉求处置实现了落格、落人、落责,快速响应更加及时灵敏。
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农村人到城里能干啥?一辈子除了在土地里刨食吃,再没其他能挣钱的门路!”
“都这么大年龄了,到哪儿找活干啊?”
“住到城里吃的喝的哪一样不要钱?”
渭南市临渭区双创家园社区党支部第一次召开搬迁群众大会时就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
“怎样消除群众的顾虑?对于上了年纪、没有技能的群众,在摸清实际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缝纫、编织、保洁等技能培训,加强对人社部门联系,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社区主任黄红艳介绍说。
紧紧围绕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目标,渭南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小区)自治的通知》,严格落实强协同、抓联动、求规范、重培训、促提升、育新风、严机制七项措施,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搬迁群众参与社区自治权利得到保障。
文化情感和乡风习俗多元融合
聚焦搬迁群众故土难舍情结,渭南自上而下建立基层自治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困难矛盾纠纷化解、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倾斜支持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发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搬迁群众是从外地搬过来的,总觉得自己是‘外来户’,心理上会产生隔阂和生疏感,如何让大家生活上融入、文化上融合,这是搬迁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黄红艳说。
全市搬迁安置点社区修订完善村(居)自治章程和村(居)民公约72余个(条),建成村史馆、文化园、大戏台等19个,成立老年协会、书法(绘画)协会、家政服务队等助老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100余家,社区种植养殖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公益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110家,广场舞、秧歌队、秦腔自乐班等文体娱乐类社会组织200多家,每年在各类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5600余场(次)。“搬迁社区文化、情感、乡风、习惯‘四融合’作用明显,搬迁群众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黄红艳说。(黄家兴 郭红新)
“民情服务”得跟上
贵州省天柱县联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属于全省集中安置2万人以上的安置点之一,共安置4717户20234人。街道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拓展“民情”服务体系。
党建+便民惠民,打造服务社区
联山街道安置点社区有党组织书记2名,社区工作者6名,“五大员”10名,建立“红袖章”文明劝导、“红马甲”爱心服务、“七彩情”文艺活动、“百事通”政策宣传、爱心互助、和谐先锋、平安卫士等“功能型”党小组20个,街道充分发挥社区“一站一校两馆四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点半学校”,图书馆、乡愁记忆馆,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功能作用,健全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工作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围绕社区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开展“插党旗、讲党课、争先锋、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服务区、责任在社区、奉献进楼栋”等志愿服务活动33场次,开展惠民服务和爱心志愿活动50多场次,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党建+网格管理,打造和谐社区
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党的组织建在网格、党员作用发挥在网格”的思路,设置社区党总支2个,网格党支部6个,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成立党员宣传小分队2支,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2支50余人,设立党员先锋岗2个。并将2个社区划分为41个网格,由专人担任各网格长,并推选出40余名楼道长,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层党员户”五位一体网络组织体系,完善“网格长+楼栋长+治安警务室”网格管理机制,通过网格管理打造和谐社区。
“我们一直秉承‘团结党员、凝聚群众’的社区工作方针,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居民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使党员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天柱县联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世常说。
党建+网络平台,打造智慧社区
“我们推行‘一微群惠万家’行动,建立楼栋微信群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利用微信公众号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信息。”惠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子才说。
“一微群惠万家”行动,汇集了居民群众需要的家电水暖管维修、就医咨询、日常出行、家政服务、生活缴费等联系方式。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就业创业、综合服务等办事流程和停电、停水、社区活动、要事通知等,微信群通过居民“点餐”、党员“下厨”,群众“留言”、党工委“回声”,为群众提供预约、代办、上门服务,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建+精神文明,打造人文社区
在惠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居民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社区活动室的“多功能”,让搬迁群众下楼就能享受便捷周到的服务。
家住惠民社区5号楼的王军老人开心地说:“在社区里,活动室、图书室、健身点一个不少,我们不愁休闲没去处。”
近年来,联山街道积极推动社区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搬迁群众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文化艺术、爱心募捐等服务。同时,联合上级部门开展文艺活动进社区。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社区组织开展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活跃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搬迁群众多层次、全天候需求。(龙本英)
从高端建设到高效服务
贵州省黄平县紧扣“党建+服务”工作模式,投入1680万元对5个移民安置点活动场所进行改建,让2万余名搬迁群众享受到“一站式”便民服务,实现移民社区从高端建设转移到高效服务。
不断健全社区基层组织。全县设置5个安置点社区党支部,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领导小组选派干部担任5个移民安置点党支部党建指导员,配备专职党务干部13名,选举产生居民会委员19名,配置楼栋小组长岗位38个,同步建立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和“两新”组织15个,逐步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政治领导力。
夯实移民社区社会保障。在各移民安置点建立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相关科室配齐医疗设施设备,明确30名专职医务人员常驻,常态化开展医疗健康服务3524人次。同时,聚焦教育扶贫,配套新建或改扩建学校6所,有效解决920名搬迁群众子女入学问题。
根据搬迁群众个性化需求,抓好搬迁群众的帮扶、管理和政策衔接保障。对已入住的群众精准建立劳动力数据库和就业需求清单,“菜单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与岗位精准对接,通过就业培训促进劳务输出9935人。同时,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对有服务需求的搬迁群众及时开展1对1或多对1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服务群众96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14个。
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宣讲方式开展感恩教育150余场,参加7410余人次,教育引导搬迁户感党恩、跟党走。大力推广节假日文化下乡活动、公益电影播放活动等,今年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8次,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李文武 吴忠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