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百年”返乡路,曲曲折折,凸显了莲都老竹畲族镇郑丰村桑上自然村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百年前,桑上村任姓祖上为避战乱、盗匪,从碧湖北迁至桑上村,这里虽然闭塞,却有陌上良田,宛如世外桃源,依靠勤劳的双手,足以养活族人。
百年后,弯弯山路,阻隔了外界的信息、交通,也延缓了村子发展的进程,农田抛荒、居民外出、村子空心。在政府“大搬快聚”政策的扶持下,近日,桑上村最后一户居民任财林家实现腾空,村民大多回到了百年前祖上居住的碧湖。
“不同的是,如今的碧湖是一座充满希望的新兴之城。”郑丰村党支部书记钟金贵,一语道破了村民“返乡”最原始的动机。
千百年来,“九山半水半分田”一直是丽水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对于异地搬迁的探索,实现了由“群众自发”的初始阶段、“政府引导”的上升阶段、到“县域模式”成型与输出阶段,打造了山区城市异地搬迁县域实践模式中国样板。
尤其是2019年全面实施的丽水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率先在我省归口整合了扶贫异地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搬迁等山区搬迁的所有类型,并率先在全国围绕“解危除险”“小县大城”“众创空间”“幸福社区”四个维度的县域实践,探索出山区城乡共富新场景。截至去年底,全市完成搬迁34438户98053人。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要是没有政府帮助,肯定过不下去的。”家住庆元屏都街道同心社区的胡纯元,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患有尿毒症,妻子患间歇性精神疾病,依托地质灾害及隐患点避让类搬迁政策,他们一家从距离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山村,搬到了县城边的现代化小区,生活的变化显而易见:煤气替代了柴火、自来水替代山泉,看病、就业、就学、出行都方便了很多,“享受的完全是城里人的待遇”。
胡纯元一家的变化,是我市全域推动“解危除险”的县域实践的缩影。作为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最频繁并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之一,《丽水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15万农民搬迁规划(2019—2023年)》作为我市“十四五”新编规划重点类计划进行实施,推动背山面水的山区农民和区域(含百山祖国家公园区域)彻底远离危险、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
经测算,“大搬快聚”搬迁15万农民拆除的农民宅基地面积1.125万亩,可生态复垦成耕地8437.5亩,截至2021年度,已完成复垦4056.27亩。
云和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云甬小区王祖飞是个远近闻名的创业能手。从紧水滩镇渡蛟源村搬迁到小区之后,他在社区的帮助下来到附近的玩具厂打工,很快掌握了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企业的管理层,2019年,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稳定的客户群后,他自主创业办起了加工厂,2021年实现纯利润近70万元。
从搬迁到创业,“王祖飞”们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政府部门助推的身影。从“搬出来”,政府分别给予省、市、县三档搬迁补助资金,截至今年5月份,到位资金达25.14亿元,实际使用24.49亿元;到“稳得住”“富得起”,全市各地通过成立大搬快聚公司,争取国有银行融资授信130多亿元的专项贷款,推动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佳的地段、最好的配套”吸引农户搬迁,到今年5月,已实现29.25亿元的金融贷款支撑农户融入“小县大城”。千万个“王祖飞”们既成了“小县大城”的受益者,更成了建设者、推动者。
莲都的碧湖郎奇白口、九龙湿地,松阳新溪、铺门、西坌小区,缙云舒洪镇舒欣小区……放眼丽水各地,到处都是热闹的建设工地,这些地方聚集了人气,更聚集了万众创新创业的合力。
包括碧湖郎奇白口、九龙湿地在内的莲都五个安置区块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安置小区(点)的业态布局、产城融合,今年初即成功吸引京东、蚂蚁、华为等知名企业齐聚投资超120亿元,1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与此同时,移民搬迁后的农村田地、山林等经营权也得以有偿流转,推进搬迁村社(安置小区)进行GEP核算;政府同步引导科技、资金进乡村,乡贤、青年回乡村,构建城乡劳动要素充分双向对流机制等生态搬迁后的“跨山统筹”做法,成为丽水“大搬快聚”发展众创空间的有效措施。
从四面八方而来,向“幸福社区”汇聚。如今,在丽水各地,120多个安置小区(点)正聚合着“一区九城”发展的澎湃动力。伴随着《丽水市大搬快聚共同富裕社区创建评价办法》的出台,连续三年评选出的30个样板幸福里小区,正式成为展示丽水共同富裕社区建设成果的“窗口”。
大搬快聚实施四年多来,工作载体、方法、路径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调整、完善、提升,数字化是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招,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内数据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大、牵涉范围最广、部门数据共享最全的搬迁数据平台,完成20多万条数据记录的整理和入库,贯通了10多个跨部门的数据资源;同时,通过与中科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合作建设中国(丽水)花园乡村研究院暨中国(丽水)城乡融合研究院,大搬快聚丽水模式得以集成输出,围绕“四个维度”,形成了一套规划文本、一个全国性论坛、一批共同富裕社区等“六个一”的城乡融合共富实践的输出模式。
“搬出全新业态,聚成增收动能;搬出生态空间,聚成绿色发展;搬出品质生活,聚成幸福家园。”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力量,这样概括我市山区城市异地搬迁县域实践模式。
搬出来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根据《丽水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15万农民搬迁规划(2019—2023年)》,我市计划到2023年完成安置小区(点)投资199.64亿元,实现16.46万山区农民的富民安居,走出一条更具鲜明丽水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原标题:《大搬快聚展现丽水城乡“共富”新场景 | 截至去年底,全市完成搬迁980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