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学毕业以后,应父母的要求回到家乡,当时因为考研错过了国考和省考,正好赶上家乡地市单位招聘编外人员,又加上得知研究生也落榜了,想着就当去练练手,没想到就这么误打误撞考上了。
当时说的待遇是参照当地的事业编制,五险一金、年底绩效以及精神文明等各种福利奖金都有,算了算一年下来也快7万块钱了,对于我们这个十八线的小县城来说还算可以了,想着先干着,可以一边呆着,一边再准备公务员或者其他的招聘考试。
没想到这么一呆就是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工作经历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劳务派遣员工在政府单位上班是怎样的感受。当然,单位里也有很多像我这样身份的合同工,有的甚至一干就是十多年。
曾经吃饭的时候也开玩笑和大家聊过:为什么不选择走出去,换一份工作?大家一般会苦笑地说:“谁不想出去呀,可是......唉,各有各的难处啊!算了,不提他了,咱们吃饭。”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其实,大多数人选择留下,大概无非也就是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相对安稳,有保障同事宇浩哥在我们这个单位已经干了8年了,甚至比我们领导呆的时间还长。他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用他的话说这个专业就是个万精油,看似和哪个专业都沾点边,但是却什么都学的不专,于是毕业后宇浩哥去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干销售,虽然钱挣得挺多,但是有时候老板会拖欠工资甚至一拖就是好几个月。
这对于已经结婚生子的他来说,每个月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才是更重要的。正好当时有个机会能进我们单位,于是宇浩哥这么一干就是七八年,平常在单位正常工作,下了班后自己开了个小超市,小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虽然大家身份上是劳务派遣的合同工,但是对比体制外的些公司,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和政府签的劳务合同,不用担心拖欠工资的危险,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并且也有五险一金,将来退休了也有保障。虽然说是合同工,但是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是不会被辞退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失业的危险。
二、职业体面,社会认同感高小李是去年来到我们部门的,小伙子还是个95后,一米八六的个头,高高壮壮的,站在那里特别抢眼。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学习不好,高中毕业就去当兵了,回来能进到政府单位就很不错了,虽然是劳务派遣的合同工,但是他们同一批的现在好多还没有工作,他已经很满足了。”
我们单位像小李这样的90后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当中好多学历不算高,基本就是大专学历,出去找工作会受到歧视,反而来政府单位当合同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说出去,也容易被社会认可,相对来说比较体面,这点在“相亲”市场上比较明显,尤其在我们这种小城市,大家更愿意找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另一半。
三、工作压力小,能够兼顾家庭
雅文姐曾经在一家财务公司做后台数据分析,基本就没有正常下班的时候,周六日也在加班,但是为了高工资,雅文姐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直到结婚,身体因为怀孕,体质变得越来越差,姐夫和家里人担心她这样下去不光对孩子不好,对自己的身体也会造成损害。毕竟钱以后还能挣,但是身体只有一个。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雅文姐终于递交了辞职报告。生完宝宝后,正好赶上我们单位招聘,本身学历专业素质都比较过硬,很轻松地通过了笔试面试。
她经常和我说,现在觉得很幸福,再也不用担心加班不能按时回家了,还有了自己的个人时间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的确,对比一些公司企业,政府的工作内容还是比较单的,竞争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一般没有特别繁琐技术含量高的活,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最重要的是有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时间,这对于像雅文姐这样的女性来说,能够很好地兼顾家庭,这也是她们不愿意离开的主要原因。
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在单位呆的却非常痛苦,因为我所在的单位是公检法一类的,所以在身份上的差异会更为明显。真正进入工作当中,才发现所谓的“劳务派遣员工”和真正有编制的正式工还是不一样的,干着同样的活,却挣的不是一样的钱,也就是“同工不同酬”。
更为不公平的是还会受到身份上的排挤,就因为是合同工,所以升值加薪什么的就不要想了,没有职场发展空间,干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而干的时间越长,呆的越久,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更为强烈。这样下去内心就会不平衡,对待工作也产生不了热情,越干越觉得烦。当然好的一点是,也坚定了我考出去的决心,终于在今年离开了这家单位。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那种觉得差不多,对自己要求不太高,觉得这种生活也挺好,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选择呆在政府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旱涝保收”。
但是,对于那些小年轻,如果还有一颗想要奋斗的心,希望多挣点证明自己的能力,不甘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的话,那么可以尝试出来看看,多给自己一些选择的机会,毕竟一直这么呆下去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时间长了难免会忘记一开始为什么要出发的初心。
后记:其实,原来单位的领导还是很不错的,一直鼓励我们有想法,有能力的就多考考,支持大家考出去。之所以当初干的不开心,觉得待遇上不公平,还是源于自己的不甘心吧,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说实话,还是很感谢在政府当合同工的这段经历,也是一种对自我的磨砺吧,因为不甘心,所以才有了动力考出去。
现在也经常和之前单位的同事一起吃吃饭,逛逛街什么的,大家变成了朋友,反而更亲切了一些。当然,那些正式编制的员工其实也不容易,大家都是一样干活,一样工作。编制这种东西,可能就像钱钟书老先生写的《围城》一样,“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毕竟,只有真正经历了,才知道个中滋味,愿大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