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的小浪底移民们,
你在他乡还好吗?
谨以此文纪念故乡石寺镇小村移民搬迁20周年!
谨以此文献给新安县8万多远走他乡的小浪底移民!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为了祖国山更美、水更绿、人民生活更美好而搬离故土的广大水利移民们!
沿黄人家唱响时代交响曲
何涛/撰文 唐风/朗诵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挟高原雄风奔泻而下,一路穿峡谷、汇百川,自风陵渡进入河南,出八里胡同,与美丽的畛河邂逅,我的家乡就位于黄河南岸的畛河川里,那里深藏着我美好的童年记忆。二十多年前,随着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家乡整个村子搬迁到了黄河北岸的温孟滩,开启了扎根他乡、建设新家的移民生活。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移民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把对故乡的思念化作建设家园的深沉力量,谱写了一首“靠天-搬迁-致富-幸福”的时代交响曲。
(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靠天
中华民族母亲河中下游地区,土地龟裂,鱼虾绝迹,往日里汹涌澎拜的河道仿佛凝固了一般,远远望去,只见一条小木船孤寂地横卧着,半截船身已埋在了泥沙中。王屋山上的猕猴顺着裸露的河床成群结队地来到南岸,开辟新的领地,大有猴进人退之势。开封以下六百多公里河道断流,沿岸数千万人口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期盼着母亲河的乳汁,工农业生产同样停滞不前,或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1987年以后,黄河几乎年年断流,“21世纪黄河将成为季节河”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
1997年7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黄河河道断流(来自山东省情网)
记得有一年大旱,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水井干涸了,只能下山到河川低洼处的水井排队挑水吃,黑压压的人群围着一孔小井,等上半个钟头才能打满一桶浑浊的水。上山的小路上不时有挑着担子来来往往的村民,低着头、扭动着腰身急匆匆的赶路,碰面了连个招呼也来不及打。挑回来的水在家中静置半天才能勉强饮用,喝起来带着一股苦涩的土腥味儿,至今回想起来仍觉难以下咽。
20世纪90年代,新安人民抗旱挑水情景(新安光影志视频截图)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夏秋季节,黄河水患尤为突出。大雨过后,洪水如脱缰野马一样肆无忌惮,所到之处,房倒屋塌,桥梁阻断,庄稼被毁,一季颗粒无收。更为严峻的是,上中游来水集中汇入下游河道,洪峰流量超过河道行洪能力,内堤外堤时刻面临决堤的危险,兰考、封丘等地沿黄人民如头悬利剑一样备受煎熬,各级领导及河防人员更是寝食难安,人们只能无助地望水兴叹!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畛河发洪水,我们的校园也未能幸免,围墙全部冲毁,教室地面满是淤泥,课本也泡坏了,有的同学心疼的直掉泪。全校师生不向命运和洪魔低头,自己动手清淤除险、修复教学设施,耽误了一周多才复课。
被洪水冲毁的石寺镇第一初级中学校园(来自洛阳网)
民之所望,治之所向。毛主席老人家“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时刻鞭策着水利工作者不断前进,就这样,修建综合性水利枢纽被提上议事日程,经中外水利专家勘测,坝址定于孟津黄河中游最后一道峡谷出口处,一个名叫小浪底的地方。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典礼现场(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搬迁
小浪底工地炮声隆隆、彩旗招展,各种工程车辆忙碌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北岸茫茫黄河滩,划定的移民接收地内,修路与建房随处可见。由于当时国力限制,工程建设资金很大一部分要依靠世行贷款,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有限的资金,移民户与建设者们一起在工地上风餐露宿、建设新村。炙热的夏天,滩区连一棵可以纳凉的小树也找不到;严寒的冬天,北风卷着黄沙如刀子般刺骨,这就是当时移民村建设的真实写照。经过数年建设,在横贯温孟滩的移民大道旁,十数个移民新村拔地而起、一字排开,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北方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
温孟滩安置区建设中的移民新村(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大河截流成功,小浪底水库蓄水在即,搬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畛河川里的移民村笼罩着一种莫名的气氛!为了不影响库区平整与消毒工作,上级要求限期完成搬迁。只见大人们忙着收拾东西,俭省惯了的乡亲们一砖一瓦都收拾的整整齐齐,生怕落下什么物件;老人们有的倚着门槛晒太阳,有的手拉手话着家常,有的若有所思地望着山坡上的坟头……;孩子们一如既往地在院子里追逐嬉戏,似乎并不了解将要发生的事儿!
新安移民物资装车准备搬迁(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搬迁的日子到了,一辆辆满载移民物资的卡车排在村里的小路上。说是物资,其实也就是一些盆盆罐罐、桌椅板凳、铺盖衣裳、粮食农具之类的东西,到了移民区后,他们还要凭借这些东西,用勤劳的双手开启新的生活。真正到了要离开的这一天,舍弃世代居住的老屋,丢下辛勤耕种的田地,远离先祖的坟茔,那心里是说不出的复杂,这复杂里面既有对故土依依不舍的深情,也有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惆怅。但为了支援国家重点工程,为了中华民族的治河大业,安土重迁的父辈人依然选择了离开,面朝老屋、流着复杂的泪水、饱含深情地离开了!
小浪底工程建成至今,在防洪减淤、调水调沙等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从此,黄河再无断流,民众得以高枕无忧,豫晋两省四市二十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非凡壮举在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小浪底围堰区牛湾村移民搬迁出发仪式现场(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新安县西沃乡马蹄沟村移民车队搬离故乡(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三)本世纪第一个十年——致富
离开畛河川里的丘陵地,来到一马平川的黄河滩,生活环境、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来乍到的移民群众有的觉得住不习惯,嚷嚷着要回去,邻家大爷愤愤地说:“放个牛都没地方去,这哪成啊!”。当地移民部门得知这些情况后,深入群众搞调研,与群众谈心交心,做思想工作,很快就出台了维护移民群众利益、帮助移民群众生产致富的好政策。
新安移民车队到达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既来之、则安之,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移民群众很快喜欢上了黄河滩,都说出门就能坐上车,再也不用翻山越岭了,真是太好了!在村双委的带领下,先是进行了植树造林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修建了生产道路、供水管网、通信电缆等设施。紧接着,在驻村农业技术专家的帮助下,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特色种植、药材种植,先后形成了无公害蔬菜、大棚葡萄、软籽石榴、草莓以及丹参、白术、芍药等特色产品,每到成熟季,慕名而来的客商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销往外地,村民们的收入逐渐增多起来,干劲儿也更足了!农闲时节,富余的劳动力到附近的木材加工厂、皮草厂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腰包鼓起来的村民添置了小轿车,翻新了住房,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移民部门主办的移民生产开发现场会(来自河南省移民办)
十年间,移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致富,移民村的面貌也大为改观,村里小学、医院、超市、灯光球场、广场游园一应俱全,村子周围路网密集、绿树成荫,实现了“搬得来、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标,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
孟州市南庄镇小村移民村石榴采摘园(南庄镇供图)
温县祥云镇北冶移民村全貌(徐宏星 摄影)
(四)党的十九大以来——幸福
如今的畛河与黄河交汇处已经是碧波荡漾(作者本人摄影)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家已经搬离畛河川二十多年了,秀美的畛河川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移民们一直心系故乡的发展,十分牵挂故乡的山山水水。畛河川属于豫西丘陵山地,风景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今交通条件好了,移民们经常带着儿孙驾车回来探亲观光、祭祖访友。故地寻访、抚今追昔,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亲切,就连空气仿佛也透着沁人的香味!有些80后、90后,属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一代,但却丝毫没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觉,路上遇见年长的乡亲们时就大叔、大婶的喊个不停,虽不算太熟识,但不改的乡音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吃过饭后,一家人总会到老村走走看看,大人们时不时给孩子们讲一些过去的生活境况和有趣儿的往事,虽然孩子们只顾着爬高上低、追逐打闹,但是大人们讲起来却津津有味、乐此不彼。
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绿水青山(李罗成 摄影)
时间到了2019年九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提出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治黄总遵循。憧憬着国家战略的美好未来,移民群众感触时代的变迁,感受母亲河的沧海桑田,生活更有了奔头。有的移民村举办了搬迁20周年庆典,有的移民村建设了村史馆,有的移民村设立了尊老孝亲爱心基金,每年还都办上几次饺子宴,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大人小孩都乐的合不拢嘴。
孟州市化工镇横山移民村搬迁20周年庆典现场(网络图片)
留守畛河川后靠安置的石寺镇畛河新村全景(王新敏 摄影)
留守畛河川的乡亲们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走上了一条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国家小流域治理政策的引导下,畛河上游修建了青要山水库,不仅消除了洪水威胁,还能保障畛河常年不断流,为引畛济涧工程提供备用水源,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贯穿畛河南岸邙山之巅的沿黄生态廊道(王新敏 摄影)
如今,在碧波万顷的小浪底万山湖畔,荒山早已披上了绿装;春天,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漫山遍野,引来无数蜂蝶戏舞;秋天,红叶满山坡,果实压枝低,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沿黄旅游也是方兴未艾,大河田园、黄河神仙湾已经成为黄河生态游的拳头景点,紧邻库区的畛河两岸山岭上建设了河晏亭、观畛亭等景观设施,把母亲河装扮的更加多姿多彩。宽敞靓丽的沿黄生态廊道蜿蜒伸向远方,极大方便了沿线村民出行,驱车沿路前行,一路山环水抱、峰回路转,宛如一幅美妙的“富春山居图”在眼前徐徐展开。每逢节假日,黄河边游人如织,人们或登山远眺,或亲水嬉戏,或体验一番采摘的快乐,无论是乡亲们还是游客,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游客在大河田园沟域经济示范区尽情游玩(作者本人摄影)
黄河滔滔流不尽,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明。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流淌的黄河水见证了无数的金戈铁马、悲欢离合,诉说着数不尽的黄河故事,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养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力量源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理应热爱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传承时代精神、延续历史文脉,给时代留下鲜明的印记,这也算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吧。
作者:何涛,新安县石寺镇人,新安县第一高中1998级学生,现为许继集团工程师,热爱生活,喜欢旅行,偶有诗作见报。
诵读:唐风,原名余公平,教育工作者,业余主持人。喜欢文字,如同喜欢清风朗月;品味生活,常于深夜静坐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