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西院搬家,办公地合一节省时间多“打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4 02:35

位于北京市平安里西大街41号的中央纪委大院。

  9月25日,位于广安门南街甲2号的监察部大楼异常热闹:就在这一天,已经在这里办公11年的中纪委监察部所有内设职能部门将全部搬迁至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央纪委东院东侧原西城区检察院的办公楼,真正实现了“合署”办公,结束了一直以来“开会两头跑、报件需半天”的尴尬状态。

  这次搬迁的厅室包括第一至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十二纪检监察室、国际合作局、信访室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共涉及9个厅室。其中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于今年新成立后分散办公,仅一个处在西院办公。此次搬迁后,其所属的四个处将全部搬至新楼,解决了原先分散办公带来的不便。

位于北京市广安门南街的原中纪委监察部大楼。


  早在1993年1月,中央决定中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其时刚成立5年半的监察部办公地点还在位于北三环大钟寺附近的皂君庙4号。2003年,新的监察部大楼在广安门南街甲2号正式启用,原属监察部的办公人员均搬迁至此。

  十八大以后,王岐山先后两次对中纪委机关的内设职能部门进行了大调整:2013年5月,撤销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新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撤销执法监察室、绩效管理监察室,新设立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新成立第九、第十纪检监察室。2014年3月,将中纪委办公厅、监察综合室整合为办公厅;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整合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预防腐败室(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外事局整合为国际合作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同时,增设第十一、第十二纪检监察室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重新组建了宣传部和组织部。

  中纪委的两次机构调整,均实现内设机构总数和行政编制总数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是在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所有这些调整,只有一个目的:增加办案人员数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聚焦反腐主业。

  然而,仅仅是在内部做加减法还不够,要解决办公流程不畅等问题,势必要打破原先两地办公带来的不便。从东院到西院,虽然都在二环附近,但距离6.4公里,即便不堵车也要开上将近半小时才能到。有的厅室在机构调整后,东、西院两头办公,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两头来回跑,用一位工作人员的话来说,“送个件再取个件,一天就快没了”。

  中纪委目前的高速办公节奏绝对不允许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路上。仅仅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中管干部目前已达51名,大大超出了以往的同期数字:中纪委很忙,而且忙得不得了。

9月22日22:40,央视负责联系中纪委的记者拍摄的中纪委大楼的办公情况。

  通过这张拍摄于晚上10点多办公大楼照片可以看到,将近一半的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很多工作人员正夜以继日地为反腐败工作忙碌着。

  再来选取几位中纪委工作人员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过的“牢骚”:

  “待遇差点也就算了,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孩子无法接送,老人无法照应,早上六七点工作到晚N点(N>19)的节奏,晚上七点下班都不好意思,这都算走早了还得跟领导道歉。”

  “累得不行。每天15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

  “再见,广安门南街甲2号。难忘无数个挥汗如雨的夜晚,难忘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周末,难忘除夕夜在值班室里和同事们一起守岁……”

  所以,请为中纪委工作人员的不懈付出与努力点个赞。

  中纪委西院大搬家,说白了,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中纪委的办公效率“合署”办公。也许打老虎的节奏就更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