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星级酒店的日子看来不太好过,北京几家刚被曝光,哈尔滨又有三家上了“黑榜”。
好了伤疤忘了疼
近日,有视频曝光,哈尔滨三家五星酒店员工用泛黄的马桶刷洗茶杯、浴巾沾马桶水擦地等行为引发众多消费者质疑,涉及酒店分别为哈尔滨凯宾斯基酒店、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哈尔滨永泰喜来登酒店。
(视频截图显示,哈尔滨多家五星酒店均存在卫生问题)
是不是觉得听上去很熟悉?没错,今年9月,“蓝莓测评”曾曝光过北京五家高星酒店没换床单。这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但显然,没能引起五星酒店的普遍重视。
事件曝光后,哈尔滨主管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经核实,确认事实存在。据称,政府部门处理通知书也将很快下达。
涉事的哈尔滨凯宾斯基酒店在微博上承认了错误:“对于该事件的发生,我们表示十分遗憾,目前酒店已经进一步加强预防措施,确保我们所有的员工均能按照最严格的卫生标准执行操作。”
时隔3个月,北京和哈尔滨的五星酒店相继“失陷”,代表着高标准和高水平的五星酒店,到底怎么了?
服务员缺少责任心?
是保洁阿姨太缺乏责任心了?
网友“尔康的逗比日常”表示:“那些清洁工也知道这么干(马桶刷洗茶杯)属于违规操作,不能让领导看见,说明酒店方面对于打扫方面是有要求的,只是打扫人员为了方便,偷懒这么干。”
网友“M码女人”也表示:“酒店再大、管理再严格,干活的人缺少公德心,也没办法监管到位,总不能这边干活那边站人监督吧?”
还有网友“暮光别闹”也说:“每天要打扫的房间数量是固定的,多少薪水也在那里,估计擦得太认真了也难以完成任务吧。”
甚至有不少人愤愤地表示:“这么没有责任心,难怪只能做保洁!”
清扫时间仅为国际标准的一半?
然而,保洁阿姨并不是五星酒店保证清洁的唯一因素,酒店的监管也有着实打实的规定,对保洁阿姨的“神操作”,上级难道毫不知情吗?
“打扫一间房间需要换床单被罩枕套、清洁浴缸水槽、擦抹整个房间、吸尘器吸地,收拾家里也需要两小时。”网友“轻飘飘逃走的旧时光”认为,酒店要求一天必须收拾出来十多间,这才是为什么保洁阿姨这么乱来的原因。
微信公号“旅界资讯”介绍说,在日本和欧洲等国家,退房时间为早11点,入住时间甚至在下午4点以后,目的就是为了客房能够彻底清扫。“在我国,退房时间比较弹性,这样就为房嫂带来了压力。以中午12点退房、下午3点入住计算,在180分钟内,留给每间客房的打扫时间约为15分钟,显然15分钟内完全无法以正常标准来打扫客房。”
那么到底多久才能打扫干净一间客房呢?“界面新闻”举例说,清洁人员最快可以达到3分钟换一组床单被套,打扫一间客房的平均时间在半小时至40分钟, 15分钟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工作强度高,清洁人员的收入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酒店整体数量供大于求,从而导致行业报酬下降,酒店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下降。数据显示,中国住宿业员工平均收入,连续7年在各行各业中排名倒数第二。
“表面上看是保洁人员‘背锅’,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酒店管理存在漏洞。要么是对基础性服务的控制不严,让保洁人员有偷工减料的机会;要么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业绩,有意对服务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徽日报》撰文说,五星级酒店并非不知道服务的重要性,而是更愿意把金钱和精力放在“看得见”的地方。
摧毁了现代文明的信任基石
虽然酒店也道歉了,但由此引发的信任缺失,或许是酒店方面最不想看到的。
就像网友“柒月623”所说的:“什么价位的酒店都一样,无论你是快捷的还是五星的,是不是全国都这样?”
“北京时间”认为,所谓“五星级酒店”,本身代表了酒店住宿业的最高标准。而如果这种最高标准被打破,则意味着整个酒店业的评价标准、监管系统都有存在缺失的可能。这也难怪有人惊呼:“若五星级酒店都这样,还有值得信赖的酒店吗?”
更严重的是,这种信任危机甚至会波及到契约精神。
网络名人“和菜头”就在微信公号“槽边往事”上吐槽,有人很自然地提出,要自带睡衣、床单、枕套和洗漱用具出差,坚决不用酒店里的设施设备。“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这些个人行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一个商业社会里,服务不能正常运转,效率极为低下。意味着我们无法相信陌生人,无法相信契约,本质上是无法相信商业。”
但是,在一个现代社会里,人们必须要相信陌生人,要相信商业机构。每个人出差的时候都要自备寝具、干粮,那是古代社会,除了自己村落里的熟人可以相信之外,任何陌生人,任何陌生的机构都是潜在的歹徒,不是红胡子就是孙二娘。而那样的一个社会,因为效率极低而成本极高,也很难支撑起现代文明。
“宽容”的顾客 VS 不自觉的酒店
遗憾的是,在本次五星酒店的“危机”中,我们还是能看见不少“原谅论”,似乎五星酒店不换床单、马虎打扫是正常现象。
“这边五星级酒店的卫生问题刚被曝光,那边网友表示‘不换床单、不擦马桶,早已是酒店不能说的秘密。’”《安徽日报》毫不客气指出,正是这种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让商家失去了反省自身、优化服务的压力。只有人人都有较真的勇气、拧成一股捍卫权利的合力,商家才会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
网友“仙灵女巫娑娜”也表示很无奈:“开除员工,再开个道歉会,弄个清洁阿姨集体培训,视频录一下他们怎么打扫房间的,再请专人检验。不用半年大家就忘了这回事了……”
因此,与其依靠不靠谱的“自律”,不如让“他律”来得更猛烈一些。
《人民日报》在微博上质问,星级酒店为何屡现卫生风波:“五星级的价格,却是无星级的卫生状况。连高端酒店的卫生都难以保证,普通酒店将会怎样?”究其原因,清洁员违规操作,缺乏职业道德固然可憎,但酒店内部管理紊乱,自我监督失灵,更该问责。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最易变质,只要外部监督无力,酒店卫生就难可期。
“环球网评论”也写道,在常规监管之外,监管部门不妨创新监管方式,比如引入暗访制。既然相关机构可以暗访,监管部门更有权也更有资格暗访。还可以聘请外部人士暗访,以及激活企业的内部举报机制,重赏企业内部举报者。这样的逻辑模式同样试用餐饮企业,既然后厨状况不为人知,监管部门可突击检查,以及与媒体合作,派记者暗访等等。
(“蓝莓评测”曾在9月曝光了五星酒店的卫生问题)
在加强监督方面,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界面新闻”指出,在瑞士,酒店卫生须进行“不做通知的检查”,秘密测试细菌;美国则有酒店借助先进技术,如圣多明各JW万豪酒店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在1.5万张床单和2000名员工制服上植入芯片,实现盘点和分理。
现实告诉我们,下限是可以一再被刷新的。
9月份,我们原谅了他们不换洗床单;12月份,如果我们原谅了他们用马桶刷洗茶杯,那么下一次,我们还打算原谅五星级酒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