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8日22时,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以下简称“亚残运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至此,亚运会气象服务画上圆满句号。以精细化气象服务检验浙江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亚运会气象服务赢得杭州亚运会组委会、赛事主办方以及参赛、观赛等多方点赞。
近年来,浙江气象部门落实中国气象局数字化改革探索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要求,将数字化改革成果全面、深度融入亚运会气象服务,一键式、智能化亚运会气象服务场景成为“智能亚运”的一种打开方式。
数字智能@未来——浙江“数智气象”精细服务杭州亚运会
从赛会管理到赛场运营,从火炬传递到数字人点火,从机器狗运输器材到数亿人参与的云端服务,“智能亚运会”的背后,也有浙江气象部门数字化精细服务的深度融入,气象“数”和“智”应用场景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风景。
以“数智气象”服务保障杭州精彩亚运会,是浙江气象部门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生动实践,也体现了2021年以来浙江气象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具体落地应用。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到顺利闭幕,“数智气象“多跨协同、全面融入,以数字化精细服务展现浙江气象风采。
9月15日,在亚运气象台,来自国家气象中心,浙江省气象台、地市气象台的首席专家和骨干预报员,组成一支重大活动气象保障队伍,对亚运会开幕式第四次彩排演练天气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图/文 陈懿妮
数字
“在杭州亚运会以及亚残运会气象服务保障中,数字技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助力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高效运行,这得益于浙江气象部门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探索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的成果。”亚运气象中心主任、浙江省气象局局长苗长明说。
自气象数字化改革以来,浙江气象部门推进“气象大脑”建设,运用“天镜”“天衡·天衍”“天擎”等国家级气象业务系统和平台,进一步强化基础数据支撑。
在数字化改革框架下,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天擎”本地化,逐步推动全量数据归集;搭建基于政务云的气象数据仓,打造“天擎”+“数据仓”的支撑双核心,解决了过去各业务系统反复调用、存储、传输带来的冗余问题。目前,“天擎”+“数据仓”可提供607种数据服务,全面支撑亚运会气象服务等24个核心业务系统。
气象算力、算法能力的提升,为亚运会期间可视场景展示打下了坚实基础。在9月23日亚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保障过程中,浙江本地化的基于多源融合的三维大气实况和X波段雷达组网监测系统,首次在亚运气象中心指挥平台展示,并得到好评。“该系统可实时提供覆盖浙江范围的小时级、1公里分辨率三维大气云实况分析产品和分钟级、百米分辨率的雷达三维剖面监测产品,这在浙江还是首次。”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明说。
在装备运行监控和数据质量控制方面,浙江气象部门依托“气象装备运维保障应用”与“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监控应用”平台建设,建立了智能化的全省观测装备运维保障体系和综合观测质量监控考核体系,实现对亚运会期间装备运行、观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如钱江世纪城作为亚运会主场馆、亚运村主阵地,杭州气象部门在亚运会场馆周边与内部、城市冠层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共享亚运村智慧灯杆微气象设施,共享公安、城管等部门6万多条线路的高清云视频,亚运会区域监测密度达到1公里,所有数据集成至省级大数据中心,实现重点区域综合、立体、智能、实时的气象监测。
基于气象云平台,结合政务云,构建了气象防灾在线电脑版、浙政钉版、专业版数字气象、通用支撑应用开放平台等数字化系统,推进支撑亚运会的台风、环境等场景式应用。迭代升级市县一体化平台,实现与浙江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浙政钉等综合治理渠道数据直通技术的应用,保障亚运会气象信息快速发布、高效处理。
智能
在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受冷暖气流拉锯影响,而各类气象精细化的智能场景应用,为场馆、赛事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9月23日,在亚运气象中心,智慧气象成果应用于亚运会开幕式天气会商中。图/文 岳毅
10月10日,杭州亚组委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亚运会综合指挥平台开发的管理人员余茜在工作总结中说:“‘数智气象’服务产品全面融入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的14个模块;在开闭幕式的保障中,气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数字化服务产品专业,传播及时,为板球、攀岩、帆船帆板等赛事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竞赛处处长康萍说。
亚运会技术官员、管理人员点赞的亚运会气象数字化服务产品,实际上是浙江气象部门以亚运会办赛、参赛和观赛需求为导向而构建的“数智气象”亚运会服务矩阵,主要围绕组织指挥、服务应用两大领域,通过数据服务、系统链接等方式深度融入亚运钉等十大官方渠道应用。
“我们努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气象领域的探索和应用,2019年杭州建成了气象数字驾驶舱,并于2020年升级为‘数智气象’服务系统,可集成展示亚运会气象服务所有模块。通过这个平台,一部手机便可便捷获取各项气象服务产品。”杭州市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姚立峰说,“数智气象”亚运会服务矩阵可提供2分钟滚动更新、重点区域100米分辨率、全省1公里天气现象实况反演产品,实现天气现象实时网格化判别,覆盖亚运会服务所有渠道。此外,集成全省赛区及场馆的气象实况监测、预报预警、阈值告警,以及智能指挥辅助场景、智能化告警提醒等,受到竞赛方、场馆方、运行方的肯定。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运用,也带来了众多令人惊叹的创新。杭州市气象台副台长郦敏杰说:“亚运会赛事智能服务保障平台的奥体中心专题以三维建模技术‘再造’奥体中心3D场馆,实时展示场馆内不同梯度加密站的分钟级气象要素,为赛事总指挥部、开闭幕式指挥中心等决策方提供更直观、更便捷的气象服务。”
亚运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汉华介绍,亚运场馆气象信息服务保障基于精准定位,采用高分辨率网格化技术和精准定位分析技术,实现全部亚运会场馆多天气要素的实况预报信息实时展示;S波段、X波段组网的杭州短临智能预报预警分析系统,在针对亚运村开村仪式、亚运会火炬接力等重要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智能精准的预报预警能力,并得到充分应用。“天脸识别”智能探测设备开展全天空的天气实况监测,生成的全天空成像被应用于天气预报。
亚运会期间,“数智气象”服务矩阵向亚运会官方渠道每天提供气象数据139万条,气象服务系统链接总访问量超6万。另据“杭州亚运行”App运行报告统计,气象服务在26个亚运会服务应用中排名第12位。
@未来
以亚运会气象服务为实战检验,“数智气象”的成果还将应用于未来的气象服务中。如亚运会赛事智能系统、”数智气象“应用、三维实况分析产品、可视场景等技术和应用场景,将推广应用到省、市气象部门。杭州市气象局推出的“数智气象”系统目前已实现跨部门数据融合多场景集成应用,赛后将转化为气象防灾减灾的主要服务平台。
9月23日 ,亚运气象台气象专家正在研判复杂的天气形势。图/宋奂达
亚运会提升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三维实况、可视场景、“天脸识别”等技术也将在赛后继续完善,并应用于日常业务中。
10月28日,亚残运会顺利闭幕,气象服务画上圆满句号。“这不是气象服务的终点,复盘总结、汇总归纳,形成亚运会气象服务的闭环;我们的闭环管理、复盘总结、前店后厂的服务模式有效促进团队形成合力,特别是前店后厂式的现场服务模式,在本次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中得到较好运用。亚运会有16次比赛因天气更改时间,都是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作出的判断,也得到了现场技术官员的充分肯定,有20余位技术官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肯定了气象服务工作。”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亚运气象中心现场服务部部长朱红说。
每一次重大的赛事活动举办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会呈现出新的问题,这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在此次亚运村开村仪式上,活动主办方提出在降水期间需要找出30分钟降水间歇期,如何把握窗口期?这是考验杭州气象预报服务整体实力的时刻。亚运气象台预报员提出的“错雨峰”开村,得到了亚运村运行指挥中心的认可,最终按照气象部门的建议执行。
9月18日,宁波市气象局4名骨干预报员入驻象山亚帆中心。在赛事期间,派驻预报员为裁判、运动员提供每日中英文天气信息讲解、天气咨询等现场气象服务。 图/文 曲颖慧
未来,这种定制式气象服务将越来越普及,如何做好更充足准备?浙江气象部门将以此次亚运会为契机,深度谋划推进后亚运会时代成果的应用,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持续放大亚运会效应,发挥亚运会科技成果的作用,加快建设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作者:麻碧华 简菊芳 岳毅 华正江)
点赞!赛场技术官员这样说
9月21日
象山亚帆中心帆船比赛技术代表DavidGlenn Brookes表示,“整个比赛过程中讲解专业,提供了最好的气象保障。”
9月25日
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山地自行车竞赛副指挥长宫金杰说:“淳安赛区首块金牌的产生离不开气象局提供的精准的气象预报,对中暑的有效提醒让运动员的完赛率有明显提高,在这里向辛苦工作的气象人员表示感谢。”
9月29日
德清三人制篮球场场馆运维部智能化场馆技术组负责人葛超凡说:“感谢亚运气象台,为场馆运行和运动员、观众出行提供精准预报。”
9月30日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杭州亚组委副主席杨树安感谢高尔夫现场气象服务团队,“你们立功了!按照高尔夫比赛规则,本来17时我们就打算暂停比赛了,这会影响两组比赛,启动赛程变更后,对30日的比赛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9月30日
垒球馆竞赛技术运行主任张新华这样评价当天的垒球气象服务保障:“对气象服务工作非常满意!如果今天没有气象保障,没有科学可靠的气象信息,还真下不了决心恢复比赛。”
9月30日
亚洲垒球联合会副主席张萱慰问垒球现场气象保障人员:“感谢你们为垒球比赛做出的气象保障工作!”
10月6日
中国棒球协会秘书长谢斌评价棒球赛事气象服务说:“气象预报对棒球赛事的正常举行帮助很大。”
10月7日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竞赛技术运行主任顾俊俭评价场馆气象保障工作:“我们对这次的亚运会气象服务非常满意,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对此我们表示感谢,希望亚残运会能继续提供这样的服务。”
10月7日
绍兴市柯桥区副区长陈勤说:“今晚攀岩赛事平安圆满结束,得益于你们及时、精确、周到的气象服务保障,我代表羊山攀岩中心向你们表示感谢。”
10月10日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竞赛处处长康萍说:“赛事期间高影响天气对公路自行车、板球、棒球等项目的影响,气象均及时做出了精准的预报和精细的服务。”
除了技术官员点赞,杭州亚组委、伊朗技术代表等也发来了感谢信,感谢气象部门为赛事圆满举办提供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亚运村副指挥长多次致电感谢杭州市萧山区气象局,并寄来感谢信。此外,亚运会开闭幕式指挥中心总策划项辉专门向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傅卫东表示感谢,高度肯定气象保障服务;国际马联兽医感谢市气象局提供的暑热压力指数实时数据;马拉松、竞走等现场技术官员对精细化的气象服务表示感谢。
赛事现场气象保障团队:一馆一策”细化“保姆式”服务
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场馆服务为重点,亚运赛事气象保障团队根据服务需求,细化“一馆一策”方案,以“前店+后厂”“人工+智能”的“保姆式”服务,助力各项赛事顺利举办。
8月30日,在金华市举行的“赛时一日”综合演练中,市气象局工作人员通过便携式手持自动气象站,监测金华体育中心体育馆的气象数据。图/文 旦增卓嘎
10月4日5时,在淳安赛区公路自行车项目比赛现场,气象派驻人员正在为运动员领队说明天气情况。图/文 叶蕾
不同场馆、不同赛事活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走访调研是精准把握需求的最有效方法。例如,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副局长盛晖先后4次与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对接,“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丰富服务方案。”盛晖说,对接工作在赛事期间持续进行,从未停止。
10月5日5时,绍兴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在羊山攀岩中心安装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为攀岩赛事提供现场气象保障。图/文 包君俏
“针对24种户外气象高敏感赛事、6类气象条件,制定了3个气象影响级别阈值;汇总各场馆团队服务方案,细化制定了户外、露天和室内3大类场馆‘一馆一策’服务方案,87个场馆运行团队均设置气象工作联络员,并与亚运气象台建立双向高效协同机制。”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亚运气象中心现场服务部部长朱红介绍。
10月4日,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市气象局派驻人员在开展气象要素观测,为龙舟赛事提供全方位气象服务。图/文 张皓
“制定和完善了方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杭州市萧山区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廖振扬说,还需要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复盘总结、限期整改,确保系统高效运转、运行团队高效合作。
5月22日至28日,“韵味杭州”西湖国际高尔夫公开赛举行,杭州市气象服务中心的孙玮作为气象保障人员首次驻场开展服务。“虽然准备充分,但测试赛中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因天气原因停赛和复赛的服务方案还不完善。”孙玮总结。随后,她和团队不断自我检验、磨合,最终为亚运会高尔夫赛事提供了优质服务。
赛场信息千变万化。杭州市淳安县气象台台长徐雪兴被派往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运行团队后,对于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快速解决,处理不了的传递给后方协助解决。“这种‘前店+后厂’的服务模式,贯穿在整个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气象服务中。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MOC)也专门设置了气象联络席,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亚运会组委会环境保障部气象保障协调处副处长任勇说。
8月21日,湖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对赛场周边监测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站点数据准确,网络传输正常,为三人篮球比赛赛场服务提供保障。图/文 杨丽萍
“这次服务实践还带来了理念的转变,我们一直认为智能、智慧服务是最优选择,但从实际效果看,‘人工+智能’才能更好地满足服务需求。”奥体中心体育场(田径)气象保障人员高雁南说。
“在浏览智能推送信息的基础上,不少技术官员还喜欢看信息栏上每小时更新的气象服务专报。”温州龙舟运动中心气象保障人员林子静介绍,每到比赛结束,总会看到技术官员在此驻足。
亚组委竞赛部部长、竞赛指挥中心副指挥长朱启南喜欢现场询问更加精细的气象服务信息,对于专报中没有涵盖的内容,竞赛指挥中心气象团队总是耐心解答。解读气象专报、解答疑惑,是亚运气象台预报员、MOC现场气象服务团队成员、开闭幕式气象保障团队成员的重点工作之一。“服务精细,不仅体现在指尖发送的信息,还体现在每一个场馆的张贴栏、每一次对赛场指挥长咨询的解答,这些都是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现场气象保障人员张霏燕说。
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气象现场服务组:一扇展示气象服务的“窗口”
9月23日5时,天还没亮,气象现场服务组的工作人员就已开始在奥体中心体育场旁架设气象现场监测仪器。此时,天空仍旧飘着零星小雨,距离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已进入倒计时。
9月23日,亚运会开幕式期间,亚运气象中心气象专家和工作人员时刻紧盯天气变化,研判发展趋势。 图/文 楼忆璟
对于负责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的气象现场服务组来说,这一天既常规又不寻常。由杭州市气象局5位同志组成的重大活动气象现场服务组,是气象预报后台和活动现场之间的一个重要“窗口”。
每一次高效的气象服务,都是从了解需求开始。现场服务组负责人傅卫东说:“我们会根据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比如亚运火种采集活动之前,我们提供了活动方所需的气候背景、气候预测、中短期天气预报、短临监测预警等信息,评估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并协助活动方提前制定预案和调整措施,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高影响天气对火种采集的影响。”
除了收集需求外,作为气象服务最前沿的现场服务组,还根据场地勘察情况设计安装现场观测设备,包括在亚运火种采集启动仪式现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加装自动气象站,在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加装10个微型气象站等。
在活动准备期间,现场服务人员会一起收看亚运气象台组织的专题会商、突发高影响天气会商、突发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会商等,再面向活动指挥部进行天气解读和科普。
火炬传递和开闭幕式都是对降雨高度敏感的户外活动,平时预报的小雨在活动中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中雨、大雨级别。气象现场服务组工作人员毛则剑感慨:“为了让竞赛方更加充分地理解,我向他们解释0.1毫米的降水量能够把地面淋湿,路面不会出现流水,但是人在雨中需要撑伞。”
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竞赛方对毫米级的降水比以前有了更深认识。
活动前夕,现场服务人员会在电脑上安装好浙江气象防灾在线、数智气象、视频会商等系统,入驻指挥中心,并实时采集上报现场“云能天”等观测数据。气象现场应急保障车辆也会提前停在指定车位,随时待命。
根据天气变化,现场服务组随时向指挥中心汇报天气对火炬传递、观众集结、仪式演出、城市灯光秀等活动的影响,指挥部根据预测确定观众现场和威亚、网幕、平衡车等设置等是否调整。
时间回到9月23日清晨,降雨对杭州的影响是维持还是减弱,所有人都提着一颗心。现场服务组不断将开幕式现场实时气象数据和天气实景照片发送至亚运气象台,首席预报团队根据现场情况和模式分析,对当天预报服务进行调整和更新,最终得出结论“天气总体对开幕式无明显影响”,现场服务组第一时间向开幕式指挥中心汇报。当日20时,天气多云转阴,开幕式顺利举行。
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现场气象服务团队:竞赛指挥部的气象“参谋”
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MOC)现场气象服务团队(以下简称“现场服务团队”)自5月17日进驻,尤其是8月23日进入特别工作状态以来,每日16个小时从事高强度气象服务工作,多次为竞赛组织方提供适宜比赛的天气“窗口期”,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亚组委、亚运会总指挥部、竞赛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的高度赞扬。
现场服务团队是浙江气象部门首次派出人员进驻大型综合体育赛事指挥体系,也是浙江气象部门领导首次担任竞赛指挥中心副指挥长、竞赛日程变更委员会委员,参与竞赛相关事务决策。
在进驻之前,现场服务团队就通过项目研究、调研以及场馆走访等方式,明确服务需求、编制服务保障方案、研究高影响天气阈值指标体系应用场景。在6月25日至7月10日的亚运“韵味杭州”第二阶段综合测试赛中,现场服务团队编制《MOC气象保障服务方案》,与亚运气象中心建立“宝利通”“小鱼易连”等会商渠道,协调落实气象内网布设,实现亚运赛事智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等的投屏展示。
在8月22日至30日杭州亚运会“赛时一天”综合演练中,现场服务团队策划演练脚本、梳理处置流程,全程参与综合演练模拟气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善现场服务工作流程。
“主动参与测试赛和各项演练,为现场服务团队建立了一整套可执行、可复制的赛事气象服务保障方案,并不断完善和固化服务流程,确保亚运赛场与亚运气象中心高效衔接。”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现场服务团队首席服务专家马辛宇说。
无论是积累服务经验,还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流程,这背后,都是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强大支撑。“这两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省气象部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数智服务系统,并嵌入智能亚运系统,支撑前方气象服务、保障团队,以及亚运赛事组织部门。”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MOC竞赛指挥中心副指挥长潘劲松说。
“亚运会举办期间,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后期还受台风‘小犬’外围云系影响。我们既要关注天气变化和影响,还要关注赛事进程,及时提供服务,助力赛事顺利进行。”现场服务团队预报专员方陆俊说。
在9月21日举行的女子板球四分之一决赛中,现场服务团队密切跟踪、精细服务,最终多争取了1小时的比赛“窗口期”。“这让观众有了更好的观赛体验,避免了停赛等影响。”现场服务团队服务专员柳婧说。
9月30日16时10分,关注到雷电即将影响高尔夫比赛之后,现场服务团队立即联系亚运气象台,并对接有关部门开展服务。最终,根据现场服务团队给出“6时前雷电影响可能性较小,比赛可正常进行,赛后立即组织人员离开场地”的建议,17时57分顺利完赛。
“我们的意见给了指挥中心一颗定心丸,第二天一早,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杭州亚运会副主席杨树安和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表示特别感谢,说‘你们气象立功了’。”马辛宇欣慰地说。
据不完全统计,现场服务团队为亚运会20个竞赛日、21项气象高敏感赛事提供了精细气象赛事保障服务,发布赛事高影响天气专报15期,高影响天气智能辅助提醒66条,赛事影响评估19期,天气关注重点提醒55次。得益于精准预报,本可能触发雷电天气“熔断”机制的高尔夫赛事,成功避免了赛程调整。
(李建、华正江、方陆俊、柳婧、项琼斐、孙玮、张霏燕、汪玲玲、朱哲君、杨丽萍、辛燕萍、毛则剑、高雁南、江丽俐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