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西移”不仅是空间转移 更是优化升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6 19:50

    核心观点:产业转移不仅是原有生产能力的搬迁,更不仅是空间上的辗转腾挪,更重要的是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过程。这也是持续十几年的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牢记教训,才能加快推进中西部产业转移,让转移成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资料图片: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工业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图片来源:杨峥/东方IC)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6月25日中国政府网)

    按照经济发展梯度原理,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是一个经济规律。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差距时,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引进了技术、资金、管理、制度等资源要素,更转移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时,我国东部地区由于承接产业转移率先完成了经济崛起。而当下,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产业集聚的规模报酬逐渐下降,再次进行产业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经济发展急需扩展新的战略空间。

    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战略,本质仍然在于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即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对于这种转移,是“捡到篮里都是菜”,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还是“挑肥拣瘦”,正是检验中西部省区领会和落实产业转移政策的一杆标尺。

    产业转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持续上百年的“西进运动”才使荒芜的内部大陆成为富饶之地,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对待产业转移,如果希望发个指令就可以完成,很多企业也就用不着转移了。所以,产业转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低成本、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自主转移,而不能强迫企业去做。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之间的调整,可以参照雁阵模型,不断进行产业转移。但要注意,产业转移中,中西部要弄清楚对方为什么要转移,避免将那些别处驱逐的污染企业“引狼入室”,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结合本地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承接模式。东部地区,则要理顺哪些产业项目需要转移,不能将产业转移进行得太快,也不能简单地将“笼子”腾出来再等“鸟”飞进来,而是要转走一部分,接上一部分,让一些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特点的企业留下,完成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产业转移过程中并不只是产业的单向迁移,不仅东部地区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且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企业也可以向东部地区转移,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产业转移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面临产业转移加快的重要机遇,而通过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升级、行稳致远尤为重要。

    总之,产业转移不仅是原有生产能力的搬迁,更不仅是空间上的辗转腾挪,更重要的是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过程。这也是持续十几年的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牢记教训,才能加快推进中西部产业转移,让转移成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记者 陶瑞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