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一搬跨千年 迈向新生活
媒体:中国黔西南 2022-06-27 16:40
原创 黔西南日报 中国黔西南
一搬跨千年 迈向新生活
文/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邓忠胜
“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要实施易地搬迁,将这部分人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黔西南州在完成“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3.85万人任务后,及时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高位推进,以实施新市民计划谱写易地扶贫搬迁新篇章。
普安县茶源小镇 邹幼平 摄
33.85万群众“挪穷窝”
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石漠化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9.93%,生态环境脆弱,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
要脱贫要致富,只有搬出大山。而易地扶贫搬迁,则是“挪穷窝”与“拔穷根”的治本之举。
“十三五”时期,黔西南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3.85万人,是全州总人口的1/10,搬迁人口占比全国第一,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3万人,是全省搬迁任务最重的市州。
新市民居住区 邢贵龙 摄
黔西南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认真落实“六个坚持”“五个体系”部署,紧紧围绕“怎么搬”和“搬后怎么办”,狠抓大建设、大动员、大搬迁,突出解决“搬得出、稳得住”;同步推进后续扶持,探索实施新市民计划,着力解决“快融入、能致富”,用“硬功夫”啃下“硬骨头”。
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产业配套、生态宜居”的36个新市民小区,对搬迁群众实行城镇化安置;针对普安、晴隆、册亨、望谟县城集中安置条件先天不足的实际,在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及义龙新区,建设6个新市民居住区,对搬迁群众实施跨区域搬迁。
2019年6月20日,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成为全国以市(州)为单位最先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地区,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奇迹”。
乐居新家园共享新生活
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83.78%。201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整乡搬迁,三宝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建制乡。
阿妹戚托小镇 魏浩然 摄
黔西南州依托晴隆县城及二十四道拐景区,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主线,在县城建成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融居住区、产业园、商业区为一体的阿妹戚托小镇。2019年6月,三宝乡1317户6263人全部搬出大山,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一搬跨千年。如今,阿妹戚托小镇已打造成为集新市民居住和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一体的旅游扶贫示范小镇。引进1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能够吸纳近5000个岗位。投资建设农旅一体化的三宝百花百果园,盘活迁出地“三块地”带动新市民长期就业,提供商铺作为新市民自主创业平台,有序组织劳动力返岗务工,搬迁群众工作岗位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转变。
“山区变景区,农民变市民”,从贫穷山村搬迁到最美小镇,三宝彝族乡涅槃重生,成为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生动缩影。
工作人员热心为群众服务 黄莹 摄
挪出穷窝,迁向城镇、迁向园区、迁向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搬迁群众大步迈向幸福新生活。
安龙县蘑菇小镇新市民居住区毗邻食用菌产业核心区,探索形成食用菌“一包三保”利益联结机制。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康平、栗坪3个社区配套规划建设了手工产业园、物流园、商贸城,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保障新市民就近就业,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目标。
如今,在新市民居住区,“老人不迷路、娃娃走不丢、邻里不吵架、忙了不喝酒,出门公交坐起走、医院开在家门口、学校办在社区头、百货超市样样有”,新市民宜居宜业,各族群众共同进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幸福感”满满,正收获稳稳的幸福。
新市民绽放幸福的笑脸 黄莹 摄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高位推进,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胜利成果。黔西南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彻底改写了绝对贫困历史,交出了质量高、成色足的脱贫攻坚答卷——
2016年至2020年,全州累计脱贫47.09万人,兴仁、安龙、贞丰、普安、册亨、晴隆、望谟7个县(市)如期实现脱贫摘帽,629个贫困村顺利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新市民计划让搬迁群众稳得住
“一个都不能少”,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开启安居乐业新生活成为关键问题。
绣娘的新市民生活 梁兴星 摄
黔西南州精准贯彻“五个一批”要求,从政策设计层面落下“先手棋”,在搬迁的同时,就为群众谋划好未来的生计与生活——扎实抓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体系“五个体系”建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脱贫路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新市民计划应运而生。
2017年12月,制定并启动实施《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试行)》。2018年4月,研究出台了新市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发展、就业创业、卫生健康、资源权益、政策措施、兜底保障、社会治理、政策宣传、智慧金州服务、社区党建13项推进措施,形成新市民计划“1+13”政策体系。
“新市民计划”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还同步建设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医疗、文化阵地、管服设施、产业项目“六个同步”配套实施,确保了搬迁群众搬进居住区,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成为新市民,共享新生活。
探索建立的新市民居住证、“农低保”转“城低保”、新市民住房公积金、新市民“就业险”、新市民“安居险”“群众扶助金”、迁出地林地运营、新市民居住区社会治理、新市民社区党建工作等10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保障制度,让新市民既继续享有老家农村“三块地”的收益,又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各项保障。
望谟县李子园居住区新市民在学习中式烹调技艺 岑志福 摄
目前,黔西南州36个新市民居住区,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治理机构全覆盖,9.01万名新市民学子全部在家门口实现就学,全部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100%。
同时,黔西南州还将新市民计划内容规范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制定了36项地方标准,于2021年9月26日在全国首个以标准化试点发布市(州)级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抓就业、稳居住、保增收,抓治理、强服务、促融入”,不仅要让新市民拥有稳稳的幸福,还要让他们稳定融入新生活,真正做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文国坤 舒鹏倩 姚廷婷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