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服务丨“银龄互助”为搬迁老人搭起邻里守望“连心桥”
2021-12-15 19:25
案例背景
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社区居民在2019年11月末陆续入住。搬迁的对象主要来自泸水市古登乡、洛本卓白族乡、大兴地镇、称杆乡、上江镇。社区用地面积172.1亩,搬迁安置了2000余户1万余人。社区配套设施完善,有停车位、食堂、幼儿园、小学、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警务室、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社区还有党建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妇联中心、扶贫车间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关服务和指导。
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养老现状严峻。60岁以上老人有1200多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2%。社区内许多老人的经济来源单一,大多数要依靠低保和养老金及子女给予的生活补贴,而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其医疗、照料等方面都需要不少开支。多数老人感受到经济压力大,再次劳动就业。另外,搬迁后,老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需要面对生产和消费方式变化,还要适应电梯上下楼、新的出行方式等。这些老人的儿女白天基本外出打工,难以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由于缺乏家人的情感支持,老人也经常感到孤独。总的来说,老人面临生计、社会适应、生活照顾等多重困境。
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康德)于2020年8月入驻城墙坝安置点开展服务,通过对社区老人进行需求调查,采用“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在安置点搭建起一条“邻里守望”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已经在社区发展“银龄互助”志愿者35人,创建“爱与陪伴心灵呵护”“傈僳奶奶傈僳文化小课堂”“长者日常照料”系列品牌服务,形成了社区长者间互助互学、爱与陪伴、人文关怀、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社会融合、长者与儿童间“一老一小”隔代共融等多种互助关爱服务,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邻里守望”关爱互助氛围。
▲“银龄互助”志愿者们在服务长者
需求评估
社工入驻城墙坝安置点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进行分析与评估,将其需求分为日常照料需求、情感慰藉需求、社会交往需求三个方面。
(一)日常照料需求
日常照料需求体现在吃穿住行上。老人到了新的社区,对城市化的住宅十分不适应,如不会使用电梯、不知道怎么用电卡水卡、不会开天然气等。子女由于经济压力外出务工,老人日常起居几乎全靠自己,面临许多安全隐患。许多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出行不便,医疗、照顾都得依靠他人。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老人日常照料的需求。
另外,社区的一些困境老人的日常照料需求也比较突出。前期,康德社工通过入户探访和走访发现社区有留守老人、困境老人共70人,其中失能老人15人。部分高龄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中环境脏乱,生活不能自理,也无子女照料。让这些老人得到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是比较紧急的需求。
(二)情感慰藉需求
由于易地搬迁到新的社区,老人离开了熟悉的原住地和熟悉的邻里,子女和家人白天出去打工,缺少陪伴,让老人孤独感增强。同时,社区缺乏针对老年群体的文艺、体育等活动,老人的精神世界比较空虚。
(三)社会交往需求
搬迁到新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更加完善,但与过去居住的农村相比较,社区内活动场所受限使得老年群体的社会交往也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对于高龄及留守老人而言,孤独感使其对社会交往的需求更加强烈。老年群体身处新的环境,远离之前的人际关系和朋辈群体,周边的一切都显得陌生。他们想通过新的社会交往来结识新的朋友,却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介入策略
结合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年群体的需求,康德社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社工+志愿者”的养老支持模式,挖掘社区能人,针对老人的现实需求,组建学习互助小组;联结企业、医疗资源,发挥社会支持力量,为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充分发挥老年同辈支持网络,组建“银龄互助”志愿队伍;创建儿童与老人的互动平台,促进跨代共融等,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一)党建引领,组织社区老人开展“月团结分享会”
针对老人精神世界空虚,缺乏心灵慰藉和社会交往平台的问题,康德社工组织社区老人每月开展一次“月团结分享会”,让老人们在互动分享中学习红色精神、讲述红色故事,增强同辈支持。社工鼓励老人们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好家风,开展“心向党”“党员讲故事”“回忆录”等主题活动,积极倡导向党员看齐、向优秀学习,同辈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不仅增进了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在社区形成了老年友好型互帮互助的氛围。86岁的克子有爷爷每天都笑口常开,他说,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身体好,他都会参加分享会,他喜欢这个大家庭。
▲老人们在活动前进行手指操练习
(二)组建“长者学习班”,促进老有所学
安置点老年人占比较大,且子女大多外出务工,独居和空巢老人居多,加之大多老人都不识字,出门后怕走丢,所以几乎都不愿意走出家门。另外,社区缺乏针对老年人的活动,有些人作息时间不规律,适应不了社区的新生活,又重新回到老家。针对安置点老人生活不适应、缺乏社交的问题,康德社工在社区挖掘了8位老年人作为骨干老师,组建“长者学习班”,为社区老年人搭建起互助网络。
截至目前,该学习班共有老年学员300余人,开展课堂400多节。通过开设学习班,社区中98%的老年人从零基础进步到能写出门牌号和个人信息。后来,“长者学习班”还把课程拓展到文明礼仪、安全教育、隔代教育等多个方面,目前已形成常态化的互帮互助互学模式。
82岁的双二妞自从加入“长者学习班”以后,不仅能找到家门了,还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
▲“长者学习班”成员学习进行时
(三)组建“银龄互助”志愿组织,促进老有所依
针对安置点老人的日常照顾需求,康德社工发挥同辈支持网络的作用,组建“银龄互助”志愿组织,通过培训、定期上门照顾、社工监督,形成了互助支持照料体系。
安置点的高龄老人大多有病在身,行动不便,他们或视力不好,或腿脚不便,无法走出家门与邻居们交流,更不能参与社区活动。康德社工结合安置点的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情况的“爱与陪伴” 心理慰藉服务。通过对“银龄互助”志愿者进行培训,把每周日定为“陪伴日”,由“银龄互助”志愿者到行动不便、高龄、留守和困境老人家里进行陪伴,每次不少于半小时。截至目前,已服务社区老年人1000人次。
后来,在“陪伴日”服务基础上又延伸出日常照料服务,对有需求的老人每周上门服务一次。截至目前,已服务老年人600多人次。86岁的党员普加义在接受“银龄互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后,其家人说看到了他搬迁以后第一次露出笑容。
(四)“一老一小”暑期成长共融营
为促进“一老一小”安置群体更好地适应新社区生活,加强代际沟通,康德社工在暑假期间以跨代共融为主题开展“一老一小”暑期成长共融营活动,组织老年骨干给孩子们教授傈僳族歌曲、文字、弩弓、传统民居和美食手工制作。通过该活动,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现社会价值的平台,增强了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扬了傈僳文化,培养了儿童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形成老带小、代际融合互助新模式。
▲老人在向孩子们讲解傈僳族传统民居故事
成效评估
截至目前,康德社工已走访社区 60 岁以上老人850人次,建档300人;走访留守、困境老人 110 人次,建档65人。针对社区老年人开展月团结分享会 12 场;培育与孵化社会老年学习班1个,学习班已形成每周3次常规性课程的体系;培育组建“银龄互助”志愿队伍1支,已经形成每周1次为困境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机制。总体来看,服务取得了以下两方面成效。
(一)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元需求
康德社工介入后,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走访并建立老年人个人档案,全面客观地评估老年人需求,而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和服务帮助社区老人满足心灵慰藉、日常照料、社会适应等需求。社工在服务前期评估社区拥有的正式与非正式资源,运用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针对社区老年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对症下药,使服务需求和服务提供有效衔接,并引导志愿者团体及社区文娱团队和社区自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渠道和多方式的服务提供,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使其感觉到生活有尊严、有价值。
(二)加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
康德社工通过老年学习班的组建、银龄互助小组的培育以及生日会、团结会等活动,加强了老年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老年群体搭建了扩展人际交往的平台,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通过老年学习班,老人们学习到了汉语、算数,极大地便利了他们的生活。同时,通过一老一小共融营,还传播了傈僳文化。这些活动也拉近了社工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社区邻里的参与,改善了家庭和邻里的关系。针对社区老年人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培养了老人的兴趣爱好,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扩大了他们的社交圈,为他们搭建起社区互助支持平台,增强了其社区归属感。
另外,社工还通过联结社区外的资源,如怒江州民政局、泸水市民政局、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怒江新华书店、怒江辉来西饼屋、社会爱心人士、城区志愿者等,多方联动为社区中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使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进一步增强。
作者:黄晓梅
END
责编:汪昊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一场“新弥合”治理
云南保山:党建+社工站的运营与服务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