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搬迁实施背景
三、搬迁后扶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构建服务管理体系,使搬迁群众“稳得住”
(二)构建就业创业体系,使搬迁群众“可就业”
(三)构建产业发展体系,使搬迁群众“能致富”
四、存在问题
(一)素质培训需要一支长期坚持的队伍
(二)创业就业补助需要撬动资金
五、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建议
……
乡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为解决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问题,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乡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按照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面盘活各类资源资产资金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三大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就业创业体系、产业发展体系),综合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问题,努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可就业、能致富”的目标。通过近三年多的推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年以来,我县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国家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依托县城进行城镇化集中安置,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了**乡**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于**年8月11日经县发改委立项,**年9月18日完成竣工验收,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033万元。易地搬迁1号楼位于**花苑,易地搬迁2号楼和3号楼位于**花苑。易地搬迁楼水、电、路、暖、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临近购物超市、餐厅、医院、学校、幼儿园、商业圈,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便民利民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乡党委协调投入资金打造文化娱乐嵌入式小区,建设**书屋,600余册汉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三种语言书籍针对性提供给有学习需求的脱贫户,公共学习区域解决了在校生课后学习困难问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3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消除了建档立卡群众搬迁顾虑,唤起搬迁群众自主管理、自主创业就业的积极性,极大地推进了全县易地扶贫工作进度。
(一) 构建服务管理体系,使搬迁群众“稳得住”
易地搬迁,首先要解决群众“搬得来、稳得住”的问题。为了让搬迁群众在安置地感觉到“家的温暖”,**乡通过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标准化设立公共设施,规范化建设服务队伍,系统化建立管理制、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让搬迁群众享受到细致、体贴、温馨的服务,实现居住安心、生活舒心,最快地融入并认同安置点,迁入后就不想再离开。目前,**社区社区3个安置点的小区服务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完成,并已规范化运作,得到了易地搬迁居民的广泛好评。
一是公共设施标准化。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年以来,共实施了小城镇建设道路工程、供排水改扩建项目、路灯亮化建设项目、居民小区附属项目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将在社区辖区驻地内投入资金建设东归文化园,明年将投入3800万建设东归湖湿地公园项目,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城镇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项目实施使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脱贫户提供和城镇居民同等的休闲文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在易地搬迁居民楼安置点半径500米范围内统一设立了便民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素质技能培训中心、日常托管中心、社区卫生室、社区警务室、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便民服务超市),一体化便民服务站设五个窗口(党务、综合、民政、就业、物业),把公共服务阵地建在了搬迁群众家门口,同时县级先后投入资金200万元,改造提升安置点阵地,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通过公共设施标准化建设,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细致的服务,低保、医保办理、子女就学、户籍转移等全部通过社区一站式办理,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比如,搬迁户在校生转学手续十分复杂,需要来回跑很多趟。但是在**乡安置点实行“随到随学”,不需要办理复杂的转学手续,易地搬迁户只需要向社区服务中心递交一份入住就学申请,工作人员就会很快把入学证明交到手中。截止目前,搬迁对象应转学学生32人,已全部实现应转尽转和直接入学。
物业服务全覆盖,党建引领物业,物业服务流程规范,收费透明,全面提供易地搬迁脱贫户居住服务,及时解决水、电、暖等问题,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此外社区警务室在搬迁群众中选了6名素质过关年富力强的青年成立红袖章安全义务巡逻队,每天定时在易地搬迁所在小区内开展安全巡查。三年来社区素质技能培训中心开展搬迁群众各类素质技能培训100余场次;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定时安排县文化馆声乐、器乐、舞蹈、书法老师前来教学,前来社区学习娱乐的搬迁群众在非疫情期间几乎周周满员。
二是服务队伍规范化。镇党委将易地搬迁安置点按照城镇社区化的标准进行打造,并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配强配齐社区管理的干部队伍。为更好的服务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镇党委请示县组织部门,协调了10名县直部门事业编制干部专门下沉到**社区社区工作,充实安置点社区各类服务机构管理运行。同时全面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每一单元设单元长、每一楼栋设楼栋长,报酬待遇由县财政统一进行解决,负责单元楼栋环境卫生整治、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政策宣传落实等工作,全面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自治活动、加强社区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使整个安置点管理有序、服务便捷、舒适温馨。
三是管理制度系统化。首先是社区用好用活了居民自治机制。在制定“社规民约或居民公约”中,发动群众智慧,对“公约”建言献策,对被采用的意见给予每条10元的奖励,并设立红黑榜,不遵守规定的上黑榜,该方式既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又把制定过程转化成了镇政府和社区抓宣教、群众晒承诺的过程。其次是探索精神倡导与物质鼓励融合机制。比如,**社区社区将易地搬迁安置点划分并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网格中设置网格长和联户单元,定期将网格居民遵守社规民约和卫生纪律等制度情况纳入通报范畴,实行积分制量化考核,与社区表彰和慰问帮扶挂钩,让群众在转变观念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实惠。第三是强化素质提升机制。**社区社区对所有的易地搬迁居民全部实行搬迁入住立即素质培训的原则,让搬迁群众迅速适应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改陋习、除顽疾。**社区社区为了让搬迁群众们尽快融入到新环境里,先是请来了8个原住地乡镇的主要领导分乡镇召开思想素质转变群众会,然后选楼栋长,让楼栋长召集分别开楼栋素质提升群众会,再请县司法局、城管局、县交警大队、县公安局、卫生局、文广局、环保局等部门为大家上素质培训课,截止目前,社区共开展大小素质提升群众会54场次。同时,社区还积极夯实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给党员上党课、让他们带头搞活动,以点带面,在新居墙体绘制镇风文明、感恩奋进主题墙画,在主体墙、路边设立自强自立主题标牌和横幅,引导形成感恩党、感恩社会、奋发有为的好风气。精心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红色座谈、电影进小区、红歌赛、《感党恩》朗诵赛、廉政文化进小 ……(未完,全文共7496字,当前仅显示263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