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以高品质就业底色 保障百姓民生“幸福”成色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6 23:36

  求职求才“供需两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就业培训热火朝天……回首过去一年,生动的“稳就业”“促就业”图景在增城随处可见。2024年,增城区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创业、产业“三业联动”,以高品质就业底色保障百姓民生“幸福”成色。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0002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7043人,促进创业人数3438人。

  用好平台力量

  夯实就业保障

  在荔城街零工市场,不时会有求职者前来了解岗位信息。该零工市场于去年12月揭牌,结合辖区人口密度大、求职需求量大的特点,为各类灵活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搭建对接交流平台。

  近年来,我区结合辖区内重点企业、新业态行业、住宿餐饮服务行业的用工需求,推动建成3个零工市场,开辟了零工就业的便捷通道。2024年,全区开展“灵活就业”专场招聘会18场,帮助1870名求职者与737家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求职者陈女士正是通过荔城街零工市场的“牵线搭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原本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零工市场登记了求职意向,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匹配的岗位。”陈女士说,与用人企业洽谈后,她顺利被录用。

  “如果用工需求库中暂时没有合适岗位,我们将持续跟进,继续寻找符合求职者意向的岗位。”荔城街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介绍,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零工市场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信息采集及发布、简历投递、岗位匹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据统计,荔城街零工市场自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为区内21家重点及大型企业提供服务,服务灵活就业人员160多人次,宣传就业创业政策60余次。

  我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正不断向基层延伸。去年,我区出台就业驿站建设方案,搭建“政府-就业驿站-企业-劳动者”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目前我区已建成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窗口370个,就业驿站39个,实现13个镇街全覆盖,构建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和用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职业培训、招工用工登记等“链条式”就业服务。2024年,各就业驿站发布岗位信息14459条,收集招聘岗位25463个,求职登记4495人次,举办就业服务活动39场次,帮助劳动者就业1323人次,提供政策宣传6345人次。

  数字赋能让就业帮扶更加精准高效。我区通过开设增城就业微信公众号、增城招聘易微信小程序,实现业务全流程全天候网办,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同步打造线上招聘平台,大力推广“即时快招”服务模式。此外,我区积极建设“人力资源数字人系统”,设置智能求职一体机,联动云平台岗位,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推动就业服务平台“强基”。

  用好机制力量

  筑牢就业基础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为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我区成立服务企业专班,建立用工保障专员与重点项目“一对一”对口联系制度和重点项目用工保障首席服务专员制度,创建“就业”“用工”数据库,分类引导招聘急缺人才。2024年,全区共举办招聘会99场,4064家企业进场,提供就业岗位14.04万个,吸引求职者进场8.64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2万人次。

  与此同时,区人社部门出台激励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深入实施“五乐”计划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补助政策,办好“增创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资源对接活动,优化创业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2024年举办的第三届‘增创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营造了空前浓厚的双创氛围,增城青年创新创业热情高涨,报名参赛项目达87个,其中创新创业组60个,技能创新+港澳台组5个,乡村振兴组22个。赛后获胜团队除获得创业大礼包外,还将享有政策支持、融资支持、培育孵化、展示交流、创业补贴扶持等配套服务,进一步释放创业活力。”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推动重点就业群体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区持续深化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开发认定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助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精准高效对接,兜稳兜牢充分就业底线。

  此外,我区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留下来”就业工程,开展一系列“政校企互动”行动,以广州科教城产教合作联盟为平台,实施带企入校与带校入企行动,促进三方构建稳定合作关系。2024年共开展校企对接活动37场、校企政策宣讲4场和校园招聘会13场,共达成学生就业意向5706人次,其中2067人已在本区实习和就业。

  用好培训力量

  提升就业水平

  积极参加培训,不少待就业人员重回职场,迎来事业“第二春”;依托技能创业,许多农户投身电商,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我区统筹抓好培训和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一方面,印发2024年增城区就业实训“领跑计划”工作方案,从供需双方入手,构建劳动者需求与企业需求台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人才供需适配性。2024年,累计举办20场培训活动,参与培训的人员总数达到430多人。

  另一方面,依托三项工程+增城妈妈,持续擦亮增城就业特色。2024年全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007人次,完成“南粤家政”培训2616人次、“粤菜师傅”培训570人次、农村电商培训294人次、创业培训690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备案827人。

  特别是立足”增城妈妈“特色劳务品牌,成功打造了“培训+就业+服务”的一站式就业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可靠的家政行业专业人才。2024年培训增城妈妈626人次,发放“增城妈妈”上岗证470人,累计就业率超90%。目前我区已建成“增城妈妈”家政服务区级示范中心1个、镇街示范点13个、村居服务站13个。

  此外,推出“增城十三吃”特色地方品牌,打造荔湖街省级粤菜师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着力培养高素质粤菜技能人才队伍,推动群众就业创业增收。每年针对制造业用工紧缺现状,举办“增城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开设不同赛道挖掘技能人才,帮助技能人才以赛促训,以赛成才,营造社会重视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氛围,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培训热情和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创新性实施为期三年的“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计划”,七大方面25条措施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提出“清零”“增量”“展翅”“储能”和“驿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五大专项行动。五大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初步成效凸显,共有125家零转移就业家庭实现“清零”,有463名农村劳动力“增量”就业,有923名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提升“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