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福嫂”进京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06 08:03

原标题:沧州“福嫂”进京记

沧州日报记者 宁美红

靠着政府搭台和个人的努力,成为“河北福嫂”后,育儿嫂刘红在北京找到了新工作,不仅活儿更轻松,收入也翻了一倍。

从工人到“福嫂”

刘红是河间人,1981年出生的她曾是一名普通工人。

一天,刘红正在家里忙着做家务,小姑子带来一个好消息:“嫂子,沧州市博泰职业培训学校有免费的家政培训项目,其中月嫂、育儿嫂项目很适合你。如果做得好,你还可以去北京、天津就业,育儿嫂一个月能挣9000元,月嫂挣得更多!”

刘红一听,动了心。她心里盘算着:现在自己在厂子里做计件工,加班加点,一个月干满了才挣6000元,一天下来累不说,以后年龄大了收入也会减少。“嫂子你做饭好吃,又喜欢孩子,把个人优势变成职业技能,准没错!”这句话更让刘红打定了主意。

刘红了解到,这次免费培训由沧州市人社局主办,沧州市博泰职业培训学校承办,主要瞄准当前京津区域家政市场需求,是“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的一部分。“以前自己也有过做育儿嫂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接受培训,这下好了,有了政府做保障,这么好的机会,可得抓住!”刘红说。

刘红参加了为期14天的培训,每天她都早早坐到第一排。她还专门买了一个笔记本,记录课程知识点。

“营养配餐、产后修复、护理手法、早教课程、催乳课程、心理辅导……这些都是一名‘河北福嫂’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刘红说,参加培训的那些日子,她把自己当成了“海绵”,努力吸收课堂上全部知识,下课后,还要拿起教具练习操作。全部课程结束后,刘红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

刘红的表现给沧州市博泰职业培训学校的罗秀梅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罗老师满是欣赏:“刘红领悟能力强、反应快,又十分努力,顺利结业后,很快就有客户相中了她。”

学习无终点

刘红从去年7月开始去北京做育儿嫂,她接触的两名客户都对她赞赏有加。

“这些日子,把你忙坏了吧?辛苦了!”结束了第一单服务后,客户向刘红表达了真挚的谢意。这家人的孩子从出生42天便由刘红带,一直到孩子5个月,家里老人能自己带了,刘红才离开。

客户如此感动,和刘红的付出息息相关。刘红介绍,这个孩子刚出满月时,有严重的惊跳反射,睡觉时两条胳膊一乍一乍的,特别不安稳。于是,刘红结合学到的知识,当孩子醒着时,她一边和孩子玩,一边帮他按摩;孩子睡着后,她就侧躺着继续给他按摩。在刘红的悉心照顾下,孩子的惊跳反射改善了很多,睡觉也越来越安稳。

工作中,刘红也遇到过拿不准的地方。这时,她便向学校的老师请教,老师回复得十分及时。“虽然培训内容很全面,但我在工作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老师的帮助,心里更踏实了。”刘红说。

罗秀梅说,一次培训不是学习的终点。学校每周会安排公益性家政课程,市总工会、市妇联等有关部门也常和学校联合举办免费家政培训,为“河北福嫂”们长久助力。

服务有温度

最近,刘红算了一笔账,过去7个月,她共收入6万多元,比在工厂打工的收入高了近一倍。

对此,刘红感触颇多:“罗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有技能的人,到哪儿都吃香。自从做了育儿嫂,我不仅收入增加了,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这种职业带来的自豪感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刘红说,今后她一定要努力锤炼技能,做到更专业,才能得到更多客户认可。

刘红接的第二单,是照顾一名近3周岁的孩子。虽然这份工作比照顾小月龄的孩子轻松,但刘红并没有因此懈怠。她发现,孩子在排便时小脸憋得通红,且排便时间长。经过仔细了解,才知道这个小朋友不爱吃蔬菜。

刘红根据培训所学,在孩子排便时顺时针帮孩子揉肚子,又自学了可改善便秘的辅食制作。“我把西葫芦、胡萝卜切成丝,做成的蔬菜饼孩子非常喜欢吃。喝粥能改善脾胃,每顿早餐我都变着法做各式各样的粥。”刘红说。细心的她发现孩子更喜欢吃软烂点的蔬菜,于是在给孩子做饭时,刘红更加得心应手。

工作中,刘红常把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分门别类地在手机上记录好,并利用空余时间反复学习。“客户把孩子交到了我手上,就得认真负责,对得起人家的这份信任。”刘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