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失能老人居家养老,家属或保姆很难做到专业照护。在西城区,随着“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建立,“照护管理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一群具备医学、护理专业技能的照护管理师走进老人家,为老人及家属带来科学的照护建议、护理指导。
上午9时许,在牛街街道,背着医疗箱的袁俊秀敲响了一户居民的院门。“刘爷爷,您最近身体怎么样?这两天天气暖和,去院儿里晒太阳了吗?”一进门,袁俊秀就热络地边和刘大爷聊天儿,边为刘大爷测了血压、血糖和血氧。“您手还麻吗?有没有哪儿不舒服?”袁俊秀记录下刘大爷的健康数据,了解他每日用药、用餐的情况。
袁俊秀是南线阁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一名照护管理师,从事这一职业已4年多了。2019年,北京市试点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西城区创新性地引入“照护管理服务模式”,并培育了“照护管理师”这一新兴的养老服务职业,让老人既能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又能享受到和养老机构同级别的专业服务。
护理专业毕业且有着3年养老服务经验的袁俊秀成了首批照护管理师。“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每月入户为老人提供1到3次基础服务,包括健康状态、活动状况、居家环境的评估等,为老人提供健康指导建议,为家属或保姆提供专业照护、饮食、康复训练指导。”
袁俊秀还记得,4年前她第一次走进刘大爷家时,看到的是一位瘦弱的老人,在昏暗的房间里躺在床上。“您长时间卧床,不仅身体各项机能变弱,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袁俊秀耐心地劝导刘大爷,“您房间里东西多,上下床有绊倒的风险,我帮您归置一下。您平时可以扶着助行器,慢慢走到小院里,站一会儿、走一走、晒晒太阳。”在一次次上门中,袁俊秀除了为刘大爷做基础的健康监测外,还总是关心他吃得好不好、心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
“小秀可专业了!我和她说我最近总是手麻,她就教我拍拍手、攥攥拳、拍拍经络,每次都盼着她来。”刘大爷说。袁俊秀用心的陪伴呵护,让老人慢慢打开了心扉,建立起信任,健康状况也有所好转。
化解居家医养难题
据了解,“照护管理师”这一新职业目前暂未获得人社部的认证。不过,从2020年起西城区就开展了照护管理师的培训及认证工作。目前,西城区共培育照护管理师188人,其中121人取得了区养老行业协会认证的《照护管理师资格证》。
负责运营牛街、月坛等片区12家养老驿站的一家公司中,已有20名持证上岗的照护管理师,其中80%的人具备医学、护理学专业背景。“照护管理师是介于保姆与医生之间的一个职业,是‘医’与‘养’之间的连接。”该公司总经理路岚淇说。
在照护管理师王晓惠服务的老人中,有位年过八旬的刘奶奶,老人对去医院很抗拒,连每年的体检也不愿做。“老人血压高、血糖高,每次上门监测时,都不能告诉她真实数值,不然老人一听就焦虑。”王晓惠从观察老人的每日饮食入手,她发现老人三餐虽吃得不多,但饭后总爱吃坚果、江米条,喝橙汁,下午还要再吃一次水果。“正餐吃得挺健康,但零食太多了,这就是老人血糖高的原因。”王晓惠向老人的家属建议,把零食换成低糖的,每次只给一小把,并逐渐减量。她还教会家属测血压、血糖的方法,这样即便老人不愿去医院,家属拿着这份数据就可以去医院替老人对症开药了。
月坛街道汽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照护管理师陆亚静,当过19年村医,后来转行当了一名照护管理师。持有西医士证、健康管理师证的陆亚静是团队里“定海神针”般的存在,面对重度失能、残疾老人,她都有底气从容应对。
今年2月5日晚上7时许,陆亚静接到一通紧急求助电话,家住木樨地北里的马大爷在家发烧两天了,因为身体虚弱刚刚摔倒了。陆亚静一边往老人家中赶去,一边联系附近驿站的夜间值守人员协助。赶到老人家中,陆亚静为老人测血压、体温、心率;然后帮老人穿好衣物,带上就医所需的证件,待两名同事赶到后,将老人扶上轮椅,赶往医院就诊。
陆亚静将老人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详细地告知医生,挂号、缴费、陪同检查、取药……直到晚上11时许,3人将马大爷安全送回家中,向家属嘱咐好如何用药才离开。“真的多亏了小陆,她已经为我们服务3年了。子女不在身边,遇到急事我们总是首先想到小陆。”马大爷的老伴儿感动地说。
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
截至2023年,西城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已累计签约床位4670张。随着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增加,对照护管理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一职业。
33岁的蒋冬雪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第二届毕业生,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照护管理师。“刚干这一行时,身边人都不理解,家里人以为我的工作就是给老人端屎端尿。”在蒋冬雪看来,这份职业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我们服务的人群都是高龄、重度失能或重度残疾的老人。仅有生活照料单一技能的保姆或护工,难以满足老人健康照护的需求,他们还需要解决慢性病监测、康养调理、生活照料和慰藉陪护等问题。”
蒋冬雪服务的一位重度失能、失智老人,患有脑梗、肢体偏瘫。老人的家人没有照护经验,只能从短视频里学习,可真到实践时依然手忙脚乱。蒋冬雪上门后,首先纠正了家属错误的照护方式。“您手拉手拽老人起身,可能会造成老人腕、肘、肩损伤,用力时还容易导致两人都摔倒。”蒋冬雪边示范边讲解,“您试试这个办法,把老人的腿向内收一收,您的身体下蹲、前倾,让老人双臂搂住您,您双手环抱老人的腰部扶起,这样更省力一些。”
“老人的家人有时也会向我吐槽自己的辛苦。每当这时,我就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肯定和鼓励她的付出,用自身经验去帮助她。”蒋冬雪说。
从事照护管理师3年多的时间,蒋冬雪早已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带来的获得感,“跟老人和家属相处久了,无论从情感还是个人提升方面,都很有成就感。”
新职业需提高认知度
在路岚淇看来,照护管理师是一个充满发展前景的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医疗行业的发展,健康监测、康复照护等需求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照护管理师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也会持续受到重视。
目前这一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认知度还不够高。在寻求照护管理服务的人群中,大多是享受政府补贴、签约“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重度失能或重度残疾的老人,只有少数高龄老人的子女愿意购买服务,根据照护管理师上门次数不同,每月付费100至600元不等。
路岚淇分析,老人不愿意为此付费,是因为对照护管理服务模式、能提供的服务不够了解,这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一方面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享受到这项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行业自身‘修炼内功’。”路岚淇说,照护管理师将面临更高的知识、技能和教育要求,需要医生、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等多学科基础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在这家公司的团队中,80后、90后居多,其中80%为女性。24岁的王晓惠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从事照护管理师工作已两年。她坦言,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的关键,是提高照护管理师的社会认可度和福利待遇。“我们每人平均服务40至50位老人。按照约定,我们对每位老人每个月上门两次,而实际上我们的上门频次要远远超过这个数,还要随时应对老人的突发状况。如果能有更多照护管理师加入,分配给每位老人的服务时间就能更多一些。”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职业培训课程和证书项目。有关部门也在加紧职业技能标准化开发工作,完善职业标准。照护管理师通过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
本报记者 褚英硕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