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床位,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打造家里的“养老院”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00:11

在国家政策与扶持资金的推动下,全国多地开始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武汉市是试点城市之一。所谓家庭养老床位,是依托养老服务组织,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为长者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必要的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在家中设置具备机构化服务功能的床位,根据其意愿和需求提供与床位相配套的全天候、全方位、全人长期专业照顾服务。那么在武汉,这一新鲜事物是否受到老年人以及老年人家庭的欢迎?目前实施进展情况如何?最近,湖北之声记者到武汉市武昌区就此进行了采访。

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四美塘社区书记冯玥(右)接受记者采访

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四美塘社区书记冯玥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周时英老人的家里。据冯玥介绍,去年11月底,社区通过走访摸排,将辖区内符合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政策条件的老人进行申报,周时英就是其中之一。周时英是一位半失能的百岁老人,子女们不愿将她送到养老院,希望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煲一碗汤送到母亲那,汤的温度刚好可以喝,我们希望和母亲之间就是这样的距离。(希望)她在有生之年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周时英的大女儿王玉元说,“刚开始,我们有些担心,怕这些智能设备母亲用得不顺手,毕竟这么大年龄了,但用了之后发现真是方便!”

智能六件套:视频系统、一健呼叫、智能手环、门磁、红外线传感器、烟雾报警器

在周时英家中,记者看到,家庭床位中的智能六件套根据老人需求进行了安装,房屋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主要是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功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这个床边扶手很方便,这个感应灯也好,母亲起夜就不怕摔倒了。还有这个‘一键呼叫’,我们教了几遍她就会了......”王玉元向记者细数着家中的这些变化。周时英也附和着女儿说:“感谢,感谢!”此时,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老人脸上,显得特别温暖。

周时英(中)与大女儿王玉元(右)、三女儿王玉菊(左)开心地比“耶”

在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中,养老服务如何进行监管?记者随后来到武汉市武昌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负责人兰青介绍,平台每月实行打分制,收到投诉,会责令服务商3到5个工作日内进行服务改进。平台质检人员也会定期对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进行抽查质检,并对老人进行回访。同时,将收集到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给武汉市民政部门。

武汉市武昌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负责人兰青给记者介绍服务监管情况

据了解,今年,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武汉市着力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提升行动,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上门服务。对于60岁以上,月收入在4100元以下,经评估合格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此项服务。武汉市武昌区建设目标为800张床位,目前,已有221位老人进行了申报。杨园街已完成了30张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预计到2月底将完成100张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武汉市正朝着“建成5300张家庭养老床位”的目标迈进,为更多符合条件的老人打造家里的“养老院”,让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能送到家庭,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和床边。